臺北北門重現風采 今昔兩照片見證百年變遷
臺北市政府除夕凌晨開始拆除39年歷史的忠孝橋引道,讓清代古城門--北門重見天日、正式亮相。臺北北門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正式名稱為承恩門,由於面向北方,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清代自朝廷派駐臺灣的地方官員皆由承恩門入臺北城;有別於一般平民由南門入城而有所不同。
15日臺灣過新年年假結束,將恢復上班,也是忠孝橋引道拆除後第1個上班日,北門「承恩門」也重新開放民眾參觀。許多民眾今天(14日)前往新觀光景點拍照留念。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門為重要古蹟,拆除忠孝橋引道是臺北西區門戶計畫的第一步。
他強調,臺北車站周邊期待藉由「西區門戶計畫」,展露首都國際門戶意象,同時也變身為饒富百年歷史景觀的城市景點。
「秋惠文庫」收集許多臺灣歷史資料的,2月15日在臉書貼出一張百年前北門的照片,並貼文:「臺北北門忠孝橋引道拆除提前結束,秋惠文庫突然在夢中看到約110多年前從北門城外往城內遠望的交通樣貌。」(秋惠文庫臉書)
此外,據中央社報導,「秋惠文庫」在臉書貼出一張百年前北門的照片,並貼文:「臺北北門忠孝橋引道拆除提前結束,秋惠文庫突然在夢中看到約110多年前從北門城外往城內遠望的交通樣貌。」該照片由城外往城內拍攝,當時的北門還有城牆,畫面可見行人來來往往,人力車亦穿梭其中。
臺北市文化局日前表示,北門建造年代為西元1882年,比北門城牆早了2年,當時走出城門可以連通鬧區大稻埕,同時也是清廷官吏進出臺北城的必經門戶。文化局說,20世紀初期總督府進行市區改正計畫,拆除了阻礙發展的城牆,不過5座城門中,除西門外,其他4座則幸運地以重要史蹟的角色保存下來。
文化局表示,戰後,北門在都市建設發展、古蹟保護意識的潮流中,成為唯一被「原貌」保存下來的城門,其他3座城門,則在1960年代紛紛被整修為代表中國正統的北方宮殿樓閣樣式,原貌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