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回國退燒背後:全球關注抗藥病菌危機

英國專家認為,由於抗生素的濫用,要阻止全球性的「抗藥性細菌危機」大概為時已晚。(Fotolia)
英國專家認為,由於抗生素的濫用,要阻止全球性的「抗藥性細菌危機」大概為時已晚。(Fotolia)

【記者張小清、特約記者公孫覺/綜合報導】
中國影星李冰冰在澳洲發高燒16天、回國住院後退燒的消息,使中國醫療界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再引關注。中國、馬來西亞、丹麥、英國近期先後在人畜身上的病菌樣本中發現對最後一線抗生素具耐藥性的基因。英國專家認為,臨床和農業(特別是中國畜牧業)濫用抗生素是超級病菌產生的主因,要阻止全球性的「病菌危機」為時已晚,僅靠立法是不夠的,制止濫用抗生素更需社會共識。而最新醫學研究則表明,延遲使用抗生素是削減其用量的有效策略。

李冰冰回國住院才退高燒 中外對比背後的原因

12月16日,李冰冰經紀人在朋友圈分享一組她回國接受治療的圖片,說李冰冰在澳洲連續高燒16天,人已虛脫到無法行走,澳洲醫生攤手表示無法確診之後,14個小時不間斷吃藥喝水,九死一生強撐著連夜飛回北京。落地後就直奔協和醫院,診斷為化膿性扁桃腺炎,「已經全部白成一片,不能說話進食」,住院輸液大量抗生素加退燒藥,高燒開始得到控制,終於得救了!

李冰冰躺在澳洲醫院的病床上。(李冰冰微博)李冰冰躺在澳洲醫院的病床上。(李冰冰微博)

住院一星期出院後,李冰冰也在微博記錄長篇心得:「澳囧經歷,看病也得因地制宜,點讚祖國醫護讓我滿血復活。」她大嘆歷經一劫,不禁讚美「國內的醫療環境和水平真的不是蓋的」。

消息在網上傳開後,引發中國與外國臨床使用抗生素的比較。在中國的醫院,只要病人發燒,不管是不是細菌感染、有沒有併發症出現,醫生開抗生素已成慣例,李冰冰回國退燒的關鍵正是「使用抗生素」這一環節。而在發達國家,考慮到抗生素的使用會助長細菌的耐藥性,醞釀「超級細菌危機」,都會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中國醫學界濫用抗生素 嚴重後果超乎想像

6月19日,陸媒財新網刊登中國現實制度問題研究者李尚勇的研究文章,介紹中國社會濫用抗生素面臨的嚴重風險。文中說,中科院廣州課題組推算出的中國58個領域的「抗生素環境濃度地圖」顯示2013年中國使用抗生素16.2萬噸(一半為獸用),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平均每千人每天使用157克,分別是英國和美國的5.7倍和5.5倍。

據研究,由於人們濫用抗生素(包括養殖業濫用抗生素),且抗生素又30年沒有新類型,這促使細菌變異加速,並最終進化出對所有抗生素均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換頁##
2013年,世衛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官員無可奈何地宣布「抗生素時代終結」。因為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人們再也沒有發現過任何一種新類型抗生素。

文章指出,這意味著不久以後,醫生面對超級細菌感染將無藥可用,意味著常見的氣管炎或皮外傷等都有可能再度致命。而此時,超級細菌不僅存在於實驗室和醫院,而且已經存在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雖然這意味著人類將完成一個輪迴,再回到「二戰」前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人類個體面對細菌感染能否生存,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遺傳基因是否能夠戰勝細菌感染。

這篇文章具有預見性,最後一線抗生素多粘菌素的一種抗藥基因新近在多國被發現,引發「超級細菌」危機的又一輪擔憂。

多國面臨「超級細菌」危機 喚醒對抗生素濫用的擔憂

《柳葉刀‧感染性疾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上月18日刊出一項中英聯合研究:在中國屠宰場、市場上的豬肉、雞肉及患者身上採集的病菌樣本中,有五分之一(包括16位患者身上)帶有一種新型抗藥性的基因MCR-1,可耐受最後一線抗生素——多粘菌素(polymyxin) 。

論文作者之一的劉建華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解釋,MCR-1目前並不對所有抗生素具有抵抗力,但易於傳播,如果與其它抗藥細菌結合,可能會使所有抗生素藥物失效。陸媒援引研究人員的話,通過基因比對,在馬來西亞和印度也發現了MCR-1。

隨後,丹麥技術大學的科學家也從大腸桿菌樣本中發現了此種抗藥基因,且這種基因在2012年的樣本上就存在。

本月21日英媒則報導,英國政府科學家通過檢測來自豬肉和患者的24,000個細菌樣本,在15個樣本中發現同種基因。超級抗藥基因的養成,被認為與抗生素在農業和醫療中的濫用有關,濫用最嚴重的就是中國的養殖畜牧業。

英國慈善機構「抗生素研究」(Antibiotic Research UK)的醫學發現曾為英國帶來約300億美元的藥物銷售收入。該機構主席大衛‧布朗博士(David Brown)日前向英國《衛報》表示,儘管全球醫學界投入巨大的資金和人力,尋找新藥的努力卻「全告失敗」,四十多年來,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就一直沒有抗生素可治。超級抗藥基因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朝著「完全不可治癒的感染」又走近一大步。

##換頁##
布朗認為,能否找到新藥的機率是五五波,但前提是必須制止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在中國,為使家畜長得更壯,多粘菌素被大量使用。他預計這種耐藥基因有可能很快蔓延,特別是在醫療較弱的意大利、希臘、中東及印度,也會被移民潮加劇。(英格蘭公共衛生局則認為MCR-1威脅人類的風險不大,正密切監測。)

目前,人類的外科手術、治療感染甚至出境遊都大量依賴抗生素,且需求量呈大幅增加趨勢。雖然2006年起歐盟已禁止各國將抗生素用作生長劑,但在英國,有將近一半的抗生素被用於農田。

布朗博士認為,抗生素在醫療中的濫用也是助長抗藥性的重要因素;儘管歐盟立法規定削減抗生素的使用,但既得利益者會規避立法。要應對超級抗藥菌危機,不僅僅需要法令,也需要社會共識。他表示:「因為肉類可能帶抗藥菌,只有公眾要求市場只銷售無抗生素添加的肉類,才能獲得真正的改善。我們需要告訴公眾潛在的威脅。」

專家認為削減抗生素的使用需要社會共識。圖為美國Publix超市免費向患者供應的幾類基本的口服抗生素藥品。 (Joe Raedle/Getty Images)專家認為削減抗生素的使用需要社會共識。圖為美國Publix超市免費向患者供應的幾類基本的口服抗生素藥品。 (Joe Raedle/Getty Images)

轉變觀念的醫學研究:延遲使用抗生素是減少用量的有效策略

與無敵病菌在英國的發現同步,國際權威醫學雜誌《JAMA內科醫學》(JAMA Internal Medicine)21日發表文章,認為延遲使用抗生素,正是減少其臨床用量的有效策略。

西班牙研究人員在本國招募了405名無併發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實驗中,這些患者被分為四組,其中包括馬上用抗生素、完全不用抗生素、自願延遲使用(即在病情惡化或十幾天後仍無改善的情況下才用)抗生素等。結果,405例病患全被治癒,各組患者的滿意度相似,而被分到不用抗生素、延遲使用抗生素組的患者,心理上比較不迷信抗生素。研究結論是,應用延遲使用抗生素策略,可減少其用量;患者耐受的病狀沒甚麼兩樣,只是症狀顯得稍微重些,病程也稍長一點。

而李尚勇在其文中也提示,即便超級細菌出現,人類也不會滅絕,因為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再毒的細菌或者病毒都不會殺死所有人,總會有人倖存下來。老天爺總是很公平。而現代醫藥捉襟見肘之時,或許正是人們改變觀念的契機。

 

延伸閱讀
永安漁村小旅行 產地餐桌抓蝦趣
2015年11月22日 | 8年前
多重抗藥結核病 3例為陸配
2015年09月16日 | 9年前
要錢不要命!陸養豬業濫用抗生素
2015年04月1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