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新式木構材料

亞洲第1間完全以CLT設計的建物,1樓以上的組裝過程僅有20天。(台灣森科提供)
亞洲第1間完全以CLT設計的建物,1樓以上的組裝過程僅有20天。(台灣森科提供)

⊙謝平平/整理報導

口述/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系副教授林法勤

傳統木構強調使用上等原木,但新式木構是將木材以黏合方式,加工成強度不同的積層材使用,本文將簡單介紹四種常見類別,美加、日本、奧地利都有生產業,其中以奧地利的積層材(亦稱集成材)品質最佳,但運費也最貴。

積層材工廠可依照建築師設定尺寸切割製作,再運到工地快速組裝,此為日本的積層材工廠。(王銘顯提供)積層材工廠可依照建築師設定尺寸切割製作,再運到工地快速組裝,此為日本的積層材工廠。(王銘顯提供)

CLT(Cross Laminated Timber;直交積層材)

可單獨作為結構體使用,目前完工的最高建物位於澳洲墨爾本,高度為11層樓;溫哥華有業者正在設計42層樓的超高層建物。CLT設計可說較傾向剪力牆,在接點上應該如何計算,台灣的結構技師較陌生,但已有年輕一代的結構設計師投入研究與學習。 

Glulam(Glued Laminated Timber;膠合樑)

強度也可以單獨作為結構體,結構設計類似鋼構,因此推廣較快,最大跨度可超過200英尺(約60.96公尺),國外有小型體育館即是以此為結構體。

LVL(Laminated Veneer Lumber;單板積層材)

製造成本與程序較為單純,大多使用於承重樓板;若要作為牆體,必須搭配其他建材,成為複合型牆體。除了美國木屋,大陸的貨櫃地板基材也會使用LVL,在台灣則多是拿來取代角材。

LSL(Laminated Strand Lumber;長束薄片積層材)

與LSB(Laminated Strand Board)算是兄弟檔,只是二者斷面尺寸不一。可用於次結構,無法單獨成為主結構體。

此為歐洲CLT製作工廠,業界估計光硬體就要1億台幣,若再加上土地、廠房興建成本,約需2至3億台幣。(KLH Massivholz GmbH提供)此為歐洲CLT製作工廠,業界估計光硬體就要1億台幣,若再加上土地、廠房興建成本,約需2至3億台幣。(KLH Massivholz GmbH提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