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見交鋒 洪秀柱推加薪抵稅 蔡英文提五大改革
為解決低薪問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提出新的加薪政策,主張「員工加薪,企業抵稅」,強調是續推馬政府的「加薪四法」。學者認為,這與政府為刺激消費、增加就業率,大舉發放「消費券」、實行「22k」沒多大差別,在某方面來說只具短暫效果,對產業轉型來說,無疑飲鴆止渴。
洪秀柱陣營16日舉行「打破低薪魔咒」記者會,祭出要增加國內消費,必須加薪,先幫基層員工加薪,才可帶動消費政策;若增聘29歲以下的失業者為新員工,降低青年失業,所付出的薪資可乘以150%當作費用。
洪認為,這項政策與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所提的,企業為非高薪員工加薪,撥出金額的15%可抵稅,有異曲同工之妙。
根據她所提方案,中小企業為基層員工加薪,第1年可將加薪數額的200%當費用扣除,第2年可將加薪數額的160%當費用扣除,第3年可將加薪數額的130%當費用扣除。
該政策在現行行政院提出的版本上做加強,原來是一年的抵扣額為130%,洪陣營提出3年計畫,遞減式扣抵稅率為200%、160%、130%;換言之,若加薪1萬元,3年下來抵稅的比率為32.3%。
這項措施能否打破低薪魔咒?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當然不行啊」。即使加薪可以抵稅,但絕非100%抵稅,只是先由政府多出一點錢,企業付得稍微少一些,大致上就是「政府支出的概念」,這跟政府直接發錢給年輕人有何差別?
企業不轉型 恐再拉低薪資
企業是否會買單?邱俊榮說,加薪換減稅也不是第1天才喊出來,馬政府推的「加薪四法」已經實施,事實證明企業不願接受,薪資屬結構性問題,應該想辦法改善生產結構,讓廠商有更高附加價值才是治本之道。
現在台灣面臨的困境,在於生產供過於求,政府卻要企業聘更多新員工增加生產,非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更致力維護只願付低薪的廠商,不僅低薪狀況無力更改,恐再往下拉低青年薪資。
他建議,與其強迫企業加薪,不如想辦法讓「維持低成本思維」的低薪低成本企業、廠商轉型,或者順應市場機制,讓其出走、淘汰,不要讓生產過於集中,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若沒有解決薪資結構、改善企業生產模式,提出再多的加薪政策,只是新瓶裝舊酒,不斷降低廠商心理願意付出的價格,對長期來說是「弊大於利」,若廠商靠壓低薪資來維持獲利,如何期待能為員工加薪?
蔡英文提「五大改革」
另外,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提出執政「五大改革」,包括解決世代正義、推動政府效能改革、國會改革、推動台灣轉型正義、終結社會對立。保證執政會「終結社會對立」,即使民進黨在國會席次過半,也會支持進步力量,組「進步大聯盟」。
目前社會問題如大學生低薪、青壯年失去機會,出生率低、青少年毒品氾濫、十二年國教,以及獨居老年人等問題。不管是經濟、財政、食安或教育、貧富差距等方面,都面臨嚴峻考驗。蔡英文說,改革會有陣痛期,承諾即使得罪既有勢力,也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