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700噸氰化鈉曝光 「煉金術」問題被聚焦

【記者李淨/報導】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現場堆放的700噸氰化鈉被曝光後,引發社會輿論擔憂。近日大陸網上廣泛轉載一篇有關氰化鈉的文章,該文披露了在中共官方無度開發資源,在中國大力推行一種利用氰化鈉提煉礦產的「煉金術」,受到網民眾多關注。

700噸氰化鈉背後的大型化工企業曝光
據大陸媒體報導,河北一家生產氰化鈉的生產廠家近日主動來到爆炸現場,並派出專業人士全力排查氰化鈉的分布情況。目前已找到氰化鈉的分布範圍,許多氰化鈉的包裝被炸開。據該生產廠家稱,這批貨物總量約700噸。

8月15日,澎湃新聞披露稱,天津港爆炸事故現場堆放的氰化鈉來自河北企業——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河北誠信)。該公司官網顯示,河北誠信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氰化鈉及其衍生物生產企業之一。

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官方稱,事故危化品主要集中在裝箱區和運抵區,其中,運抵區的危險化學品可能有氰化鈉等危險化學品。

《南方都市報》報導,8月14日,河北一家化工企業的老闆帶著一群技術人員趕到天津港,他們告訴指揮部工作人員,自己公司還有700噸的氰化鈉在發生爆炸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簡稱:瑞海公司)的倉庫裡。

報導稱,根據相關規定,天津港爆炸涉事企業瑞海公司氰化鈉暫存量或超70倍,涉嚴重違規。

《財經》雜誌引述瑞海物流送化工品的魏建新的表述,同樣指向了河北誠信。報導稱,後者一個月大概要送四五次氰化鈉到瑞海物流,裝在集裝箱內,每個集裝箱能裝25噸,一次送六七個集裝箱。通常,這些氰化物會在瑞海物流存放數天,不超過一星期。

天津港700噸氰化鈉被「炸光」後,有關利用氰化鈉煉金的文章近日受到大陸網民廣泛關注。(網絡圖片)天津港700噸氰化鈉被「炸光」後,有關利用氰化鈉煉金的文章近日受到大陸網民廣泛關注。(網絡圖片)

據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河北誠信成立於1994年,法人為智群申,經營範圍包括生產銷售氰化鈉(鉀)等數十種化學物品。該公司為石家莊市的胡楊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胡楊公司)全資擁有。

這家胡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褚現英,該公司為企業法人河北安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安迪公司),以及自然人股東胡振林、申銀山、褚現英、董軍傑、智群申、柳文件、李一如共同出資成立。而安迪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曉燕。

據官方媒體報導,天津爆炸發生後,事故區域被封堵兩個排放口內地下管道檢出COD(化學需氧量)、氰化物分別超標3到8倍。

資料顯示,氰化物在工業上多用於煉金和電鍍。主要作用是一種名叫「氰化鈉堆浸提金術」的方法用來提煉黃金,這是一種工藝簡單、投資少、建設週期短,成本低的煉金術。但氰化鈉是劇毒化學品,以這種方式煉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可以達到摧毀的程度。目前,這兩種用途都有了替代方案。

官方肆意開發資源 大力推行「煉金術」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發生後,大陸媒體曝光了700噸氰化鈉貨物「消失」,引發社會輿論擔憂。

8月15日,大陸騰訊網站刊發題為「世界第一黃金大國的煉金術憂患」的評論文章,文章藉大眾對天津爆炸事故中的氰化鈉造成污染的關注,談到了中國不但是黃金第一生產國也是消費大國,而黃金背後卻存在著環保憂患。

文章稱,在開採黃金的過程中,氰化物的使用量驚人。中國黃金報曾經詳細地報導過內蒙古一家黃金生產公司的情況,報導中說,2014年,該公司完成採礦量2310萬噸,生產黃金5.1噸。為支撐產能,公司每月需消耗氰化鈉2000多噸。粗略計算,這相當於生產1千克黃金得耗費4.7噸的氰化鈉。

中國經濟網曾在2013年6月發表了一篇題為《陝西馬鞍橋礦業尾礦庫隱患重重 離奇獲行政許可》的調查報導,文章一開始便說,「陝西馬鞍橋生態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鞍橋礦業)年產黃金1.2萬兩,然而其尾礦庫帶來的污染與安全隱患卻是再多的黃金也難以治理的。」當地村民說,打出來的井水裡出現了一團團的沉澱物,再也不敢喝了,怕有氰化物。而一座座的尾礦庫下破損的塑料膜墊,怎麼可能起到防滲透的作用呢?

在開採黃金的過程中,氰化物的使用量驚人。(網絡圖片)
在開採黃金的過程中,氰化物的使用量驚人。(網絡圖片)

另一個案例是很出名的紫金礦業。早在2006年底,位於貴州省貞豐縣境內的紫金礦業貞豐水銀洞金礦發生潰壩事故,尾礦庫中約20萬立方米含有氰化鉀的廢渣流出,威脅到下游兩座水庫。

文章稱,在監管乏力,甚至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情況下,想要靠企業自律來做好環保確實讓人很是擔憂。

近日,大陸網民廣泛轉載一篇題為「中國特色的殺雞取卵:氰化鈉與黃金、尾礦庫與泥石流」的文章,此文披露了在中共官方無度開發資源,在中國大力推行一種利用氰化鈉提煉礦產的「煉金術」,受到網民眾多關注。

該文章稱,較之南非等國,中國不是一個黃金資源大國,而且中國的金礦品位低,開採價值低,何以能成為全球黃金產量最多的國家?

文章稱,箇中的秘密,就是中國大力推行一種工藝簡單、投資少、建設週期短,成本低,在中國提煉品位低至每噸礦石含0.5克金還能賺大錢的煉金術——氰化鈉堆浸提金術。

該文章還依次列舉了尾礦潰壩及氰化鈉造成環境污染和巨大人員傷亡的幾個案例。文章稱,南非等產金大國為甚麼不推行這種煉金術?原因很簡單,這種煉金工藝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達到摧毀的程度。

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高標準的環保要求之下,使用氰化鈉堆浸提煉低品位金礦,一旦發生洩漏污染,會被罰到破產,故此,商人不敢輕易冒險採用這項高危工藝。
中國學會氰化鈉堆浸提金術後,在沒有嚴格環保標準和環保執法之下,中國的企業又將氰化鈉工藝用於鉬礦的浮選分離。從此,中國大力開挖低品位鉬礦,超越鉬資源極為豐富的美國等美洲國家,成為全球第一產鉬大國。

不僅如此,近年來,氰化鈉和堆浸工藝還廣泛地推廣到銅、鎳、鉛、鋅等有色金屬貧礦的濕選分離。

2010年8月,甘肅省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災害,持續40多分鐘的暴雨使得土石衝進縣城。官方通報災害造成1481人遇難,284人失蹤。

此後,《南方週末》刊發題為「舟曲 天人之戰」的文章,該文詳細披露這次大災難真正原因,指這個「國家級貧窮縣」自50年代開始當地官方以掠奪自然資源為主要的發展道路。近年來官方大力挖掘金礦,到2009年為止,獲得礦產開採權資質的企業已有29家,不過已經開工的僅有甘肅盛達集團一家國有金礦企業。該文章稱,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後是礦產,對於自然資源的掠奪就像嚼甘蔗一樣,一節一節地把舟曲嚼乾。

 

延伸閱讀
陸媒曝700噸劇毒外洩遭刪
2015年08月14日 | 9年前
瞞死傷 中共狂刪網路抨擊貼文
2015年08月14日 | 9年前
天津爆炸煙塵向渤海飄散
2015年08月14日 | 9年前
天津爆後 陸仍有2498個化工危城
2015年08月14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