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原子彈炸日本 美空軍事後才知毀滅性

二戰期間,美軍對長崎投下原子彈,街頭建築滿目瘡痍,到處斷垣殘壁,令人心酸。(長崎原爆資料館/中央社)
二戰期間,美軍對長崎投下原子彈,街頭建築滿目瘡痍,到處斷垣殘壁,令人心酸。(長崎原爆資料館/中央社)

【記者鍾元/綜合報導】
日本廣島市將8月6日訂為「原爆之日」,全球百國代表在日本參加盛大紀念會。當年登上B-29轟炸機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老機員都已凋零,還在世的蓋肯巴赫是其中一架隨行轟炸機上的領航員,他今年初回顧70年前的攻擊時透露,機員們看到廣島原爆後的照片,才真正了解這項任務的毀滅性。而這起事件的重要性直到幾天後才搞清楚。

全球百國代表參加紀念會 創紀錄


據中央社報導,廣島市主辦的第70屆「原爆罹難者慰靈儀式暨祈求和平儀式」6日上午在和平紀念公園舉行,除了原爆罹難者遺族之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廣島市名譽市民、知名芭蕾舞蹈家森下洋子等預定出席。這次共有100國代表預定出席,創新高紀錄。

美國負責軍控與全球安全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高特莫勒(Rose Gottemoeller)、美國駐日大使卡洛琳.甘迺迪(Caroline Kennedy)將與會,這是美國首度派高層官員出席紀念儀式。另外,歐盟(EU)將派代表出席。首度列席的有斯里蘭卡、菲律賓等7國的代表。核武持有國中,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的代表將列席。形同實質持有核武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也將派代表列席。中國不派人出席。北韓並沒回覆是否派人出席。

這項儀式上,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將宣讀和平宣言,並呼籲明年5月,在日本的三重縣伊勢志摩召開主要國家高峰會時,請這些領袖走訪原子彈轟炸過的地方。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持有被爆者(受原子彈輻射侵襲者)手冊者,截至3月底為止,共有18萬3519人,平均年齡80.13歲,首度平均年齡突破80歲。

廣島長崎原爆 轟炸機機員事後才知毀滅性

美國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將屆70週年,參與「曼哈頓計畫」研究原子彈的老兵拉斯穆森現已高齡94,仍認為以原子彈終結戰事是正確作法。(共同社提供)美國以原子彈轟炸日本將屆70週年,參與「曼哈頓計畫」研究原子彈的老兵拉斯穆森現已高齡94,仍認為以原子彈終結戰事是正確作法。(共同社提供)
1945年8月6日,蒂貝茨(Paul Tibbets)駕駛「伊諾拉蓋伊號」(Enola Gay)B-29轟炸機,共12人登機執行任務,飛到廣島上空投下鈾原子彈;3天後,史威尼(Charles Sweeney)駕駛布克斯卡號(Bockscar)B-29轟炸機,對長崎投下鈽彈,共13人登機執行任務。

執行投彈的這兩架轟炸機上的機員都已凋零,最後一位辭世的機員是參與廣島投彈任務的范柯克(Theodore Van Kirk),已於去年7月過世。參與任務的其他隨行轟炸機機員中,仍在世的蓋肯巴赫(Russell Gackenbach)已高齡91歲,是其中一架轟炸機「必要之惡號」(Necessary Evil)上的領航員與攝影官。

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官網刊登了一篇蓋肯巴赫於今年年初的採訪,他回顧70年前參與廣島原爆任務的過往。蓋肯巴赫說,每個機員只知道自己的任務,「我們不知道炸彈類型,不知道什麼樣的爆炸可以預期,不知它的衝擊」。

「伊諾拉蓋伊」投彈後,隨行的「必要之惡號」捕捉了爆炸的那一刻。蓋肯巴赫回憶,「全世界所看到的照片,是我在爆炸後幾乎一分鐘內所拍下,位於3萬英尺高空、距離市區約16英里」。這起事件的重要性直到幾天後才清楚,機員看到廣島原爆後的照片,才真正了解這項任務的毀滅性。

蓋肯巴赫說:「70年後回顧這起事件,我仍然相信這是正確的決定,我認為當時的杜魯門總統也知道這一點」,「你能想像,如果人們發現我們擁有這項能力卻不去使用它?」

廣島原爆造成約9萬到16萬6千人喪生,長崎原爆也約6萬到8萬人死亡,70年來,美國是否有必要投下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原子彈戰爭的道德性一直廣受外界探討。

2007年過世的蒂貝茨曾是爭議的象徵性人物,「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曾報導,為這項任務辯護,他從不猶豫。蒂貝茨從不後悔自己在戰爭中的角色,他說:「我視這是一項拯救性命的任務,我並未轟炸珍珠港,我沒有發動戰爭,但我是去結束戰爭。」
美國1945年8月出動B-29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圖為最後一架仍在飛行的B-29空中英姿。(共同社提供)美國1945年8月出動B-29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圖為最後一架仍在飛行的B-29空中英姿。(共同社提供)
##換頁##

參與研發原子彈 美科學家力倡核裁軍


高齡93歲的物理學家貝德森(Benjamin Bederson)當年參與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他深信那次原爆拯救無數生命,但如今應該全面性核裁軍。

貝德森退役後在紐約大學擔任物理教授,近日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回憶當年接受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招募,人到了研發原子彈重鎮田納西州橡樹嶺(Oak Ridge)時只感到困惑。

貝德森注意到看起來像是蒸餾廠的工廠。他說:「我以為他們正在製造酸醪(sour mash,用以釀造威士忌)去炸德國人,要讓他們都醉倒」。他當然猜錯。貝德森說:「我後來發現那些是濃縮廠,他們從鈾238中濃縮出鈾235。」鈾235可用作核反應爐的燃料或製造炸彈。

貝德森被分派到「特別工程分遣隊」,後來又轉到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摩斯(Los Alamos),他負責研發炸彈點火裝置,之後又出任務到原子彈轟炸機起飛地天寧島(Tinian),測試投到長崎原子彈的開關裝置。

貝德森至今仍相信當年應動用原子彈。他說:「它拯救的生命一定遠比殺死的多,日本軍隊不想結束戰爭。」但他也在日記中寫道:「應該要全面核裁軍,各國有足夠聰明做到這一點」。

94歲的拉斯穆森(Roger Rasmussen)當年也在「特別工程分遣隊」擔任電子工程師,他見證了1945年7月16日第一次原子彈試爆。這項稱作「三位一體試爆」(Trinity test)在新墨西哥一處沙漠進行,當年試爆地點如今每年兩次對外開放,今年適逢試爆70週年,吸引數千人前往參觀。

拉斯穆森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從軍,原本受訓作戰,由於在校時主修物理,軍中讓他改學電子工程。當他被派到洛斯阿拉摩斯時,對那裡一無所知。由於是秘密計劃,鮮少人知道全盤內容,但各種謠言揣測紛起,拉斯穆森在原子彈試爆前,就猜到這是什麼樣的計劃。

拉斯穆森4月在洛斯阿拉摩斯歷史博物館接受共同社訪問,回憶當天清晨5時30分目擊試爆時,「一切沸騰翻滾,我看到各種色彩」。不到一個月後,美軍於8月6日、9日分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拉斯穆森說:「我所想到的就是,感謝上天,結束了。」

二戰後,拉斯穆森在洛斯阿拉摩斯繼續從事核子相關計劃,直到1982年退休。儘管在核子領域奉獻一生,拉斯穆森承認,全世界現在最大的威脅之一就是核子武器。他說:「精靈從瓶中現身後,看看現在發生何事。過了70年後,世界一片混亂。」

日本廣島原爆倖存者 談核色變

廣島原爆倖存者坪井直說,記錄原爆瞬間的照片,現存只有5張拍到人物,其中1張由記者松重美人所拍攝的照片,記錄了他當時在橋頭等待救援的影像。(中央社)廣島原爆倖存者坪井直說,記錄原爆瞬間的照片,現存只有5張拍到人物,其中1張由記者松重美人所拍攝的照片,記錄了他當時在橋頭等待救援的影像。(中央社)
70年前美軍原子彈炸廣島,自承當年是軍國青年的廣島原爆倖存者坪井直回憶,70年前那慘絕人寰的原爆瞬間,他心有餘悸。1945年他20歲,8月6日上午8時15分,他距離原爆核心1.2公里處,正前往廣島工專的途中,展開如同往常求學的一天。

突然一陣炫光閃現伴隨著「咚」的巨響,坪井直還沒反應過來,手臂、臉部已嚴重受傷、長褲被腳底的火燒掉一半,腰部蠕動著蚯蚓般的東西,仔細一看居然是血管。意識模糊的當下,依稀聽到瓦礫殘堆中有婦人喊救命,可是坪井身負重傷又鮮血直流,原爆竄起四面火海,大家逃命自顧不暇,只能眼睜睜看著婦人哀號。

所幸坪井的母親四處找他,他撿回了一條小命,昏迷40天才逐漸清醒,可是躺在病床1年沒法起身,「原爆後的慘狀簡直是人間煉獄,有的人四肢都沒了,只剩軀體」。

看著眼前的廣島市舊地圖,坪井拄著拐杖說,他需要拐杖扶持不是因年邁,而是原爆後手臂裝金屬片又股關節骨折,身體很痛,加上罹患大腸癌、攝護腺癌、心臟病、白血球造血功能差,身體虛,三次命危送醫。

坪井大難不死,之後在中學教書又娶妻生子,可是並非每個倖存者都像他這麼幸運。他說,有很多倖存者造血功能差且有高罹癌風險,婚嫁和找工作難免受社會歧視,不敢坦白自己曾遭受原爆波及。

堅決不容下一代再受原爆殘害的信念,90高齡的坪井,拖著病體積極走訪美、英、法、德、印度等21國,北韓更去了2次,並寫信建請美國總統歐巴馬走訪廣島,不是要美國道歉,而是為遏止核武擴散請命。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70週年,坪井說,人類不能只專注經濟好而已,更要慎思核武會扼殺未來世代。

日本有男性被爆(受輻射侵襲)者透露,年輕時原本要結婚,卻被女方父親說可能會生出黑小孩或畸形兒,而結不成婚,之後在婚前隱瞞自己是被爆者。有些人怕被辨識出是被爆者,會受歧視、找不到工作,始終以衣服遮蔽。他們說,內心的苦惱有如活在地獄般。
延伸閱讀
伊朗歷史性核協議的利與弊
2015年07月26日 | 9年前
伊朗「歷史性」核協議的利與弊
2015年07月23日 | 9年前
伊核談判倒數計時 5常+1最後努力
2015年03月30日 | 9年前
李明博:金正日曾勒索100億美金
2015年01月29日 | 9年前
金格卡司蒂菈樂園 用童趣玩蛋糕
2014年12月05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