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奧成功」未必值得高興
這兩天,吉隆坡傳來了中國北京與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的消息,但是否值得高興,卻是很讓人玩味的事情。
據海外媒體報導,國際奧委會這次破天荒的開了一個先例,即「舉辦冬奧會的場地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舉行,那裡不需要有自然雪」。也就是說,本該因賽事的需要,而對「自然積雪」之地有著嚴格要求的奧委會,此次居然表示,可以放寬這個對於開展冬季運動項目來說,甚為重要的條件。可見,「舉辦冬奧會」實際上並非是個被熱烈爭取的項目。因此情急之下,奧委會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說到申辦冬奧會的競爭者,就會讓人想起,當初參選的6個城市中,有3個曾公開表示放棄。第一個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該國執政黨明確表示「奧運不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項目」,因為「大部分花納稅人的錢,但很少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緊隨其後,第二個退出的是波蘭第三大城市克拉科夫,原因是在近36%的當地居民參與的有效投票中,七成投票者對「申奧」表示反對;第三個最終選擇放棄的是挪威首都奧斯陸,該國少數黨派認為,「舉辦冬奧會的費用過於昂貴」,而另有一些黨派則在聽取民意之後表示,「與其將資金投入到申辦之中,不如支持更多的醫療以及教育事業」。
從上述報導可以看出,要不要申辦,人家聽取的是民眾意願,想到的是高昂的支出會不會導致白白浪費納稅人的錢。它們不像中共這般不顧現實,只為了想要急於證明自己「不差錢」、從而贏得世界高看自己的目光。就在前幾天,美國波士頓因市民不支持,決定退出申辦2024年奧運會。那些因看清了舉辦冬奧會最終將導致「債台高築」,這些現實的退出國,他們對承辦奧運的感受顯然更加冷靜理性;那些過往舉辦過奧運會、然而卻在此後的歲月中一直未能擺脫債務危機、且持續遭到輿論批評的發達國家,也不會對自己「申奧成功」有太多的興奮。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國際奧委會提出對「自然雪」不再苛求,然而我們仍會發現,曾經主動放棄申辦權的三個國家中,有兩個隸屬於北歐;因此,要說積存「自然雪」,這二者應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如今,瑞典與挪威的放棄,不僅使得2022年冬奧會喪失了一片再合適不過的冰雪之地,且已然獲得申辦權的北京—張家口將從此肩負起「人工造雪」的艱鉅任務。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國際奧委會已在今年6月的評估報告中指出,北京的奧運場地有「最小降雪」,舉辦奧運會將「完全依賴於人工造雪」。而此前早就有資料顯示,人工造雪的費用相當高昂,且對環境也有著極大的破壞力。有消息稱,北京冬奧會的滑雪比賽將計畫在兩個不同的地點舉行,中間還需新建高速鐵路來連接。可想而知,人工造雪的工作量及難度將會有多大。這些都得依靠不間斷的巨額投入,並以當地民眾的居住環境為代價才可實現。
然而,中共官方似乎不是很在意這些。在得知成功的消息之後,官方打出的第一條標語便是「北京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這種口號的後果除了體現在各類比賽場館在建造過程中所產生的龐大開支上,更是彰顯於那些不過在「打臉充胖子」的人造工程、人造景觀所將耗費的高額造價中。說實在的,類似「奧運會」這樣的體育賽事最能展現的,便是一個國家燒錢的本事。而在中國,那就是獨裁的中共毫不吝惜的燒著老百姓納稅錢的本事。
只不過在燒錢過程中,人們能清清楚楚看到的,是一座座在整個奧運項目的支出中占比尚小,中看不中用、且需要長期維護的場館平地而起;但人們看不到的,是數額更為巨大、卻並未用於實際需要,只被打著工程建造之名、為官方所侵吞的財政資金。更有意思的是,官方對此燒錢之舉從來不予承認,他們的說法卻是「通過舉辦奧運來振興經濟」。啞然失笑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真能從眾多舉辦奧運之後便債台高築的國家中脫穎而出,成為特例、彰顯奇蹟嗎?而即便真的可以,或許也跟那些只能眼睜睜看著燒錢的老百姓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