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擊紅色供應鏈 專家:發展生技產業
中國近年積極扶持自家ICT產業供應鏈,對台灣許多企業都造成衝擊,各界也在尋找因應之道,不過有學者提出不同的想法,交通大學Bio ICT聯盟副研發長溫瓌岸24日指出,台灣擁有強大的醫學跟資通訊實力,將二者結合,發展生醫(Bio ICT)將是台灣的機會。
生技月登場,國家實驗研究院於24日舉辦「Bio ICT論壇」,溫瓌岸認為,台灣過去擁有相當強大的ICT硬體基礎,而這個市場也由過去的晶片、記憶體等,到了現在的感測器;而有了感測器,就是讓沒有生命的晶片有了感官,而這樣有感官的晶片再搭上醫學的專業,將可以創造龐大生技機會。
在具體執行上面,溫瓌岸說,要發展Bio ICT,不能用當前的思考方式去設計Bio ICT,如果從ICT的角度出發思考Bio ICT,那機會將會比較小,不過若反過來以Bio(醫學)的角度,融入科技(ICT)的概念,找到Bio ICT的利基點,那將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去年生物產業發展協會陳昭義理事長也曾表示,資通訊是台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許多資通訊廠商對於如何跨界進入生技領域亦有高度興趣,可惜的是,多年來並無明顯的資源投入與整合。若資通訊產業能成功結合目前發展顯現成效的生物醫學,Bio + ICT 將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顆金鑽。
不過,前衛生署(今衛福部)署長涂醒哲則說,其實這兩者要結合有一定的困難,由於ICT產業的專家不一定懂醫學的專業,醫學專業的佼佼者也不了解資通訊產業的內容,兩者溝通上勢必會遇到困難。而針對此一問題,國研院指出,該單位的國研醫材創價聯盟就是希望解決此問題,成為雙方的橋梁,讓台灣發展Bio ICT的阻力減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