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供應鏈崛起 學者:過度保護產業藏隱憂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在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對台灣出口影響很大,且不會只停留在這幾個月,而是長時間的衝擊。(記者陳柏州/攝影)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在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對台灣出口影響很大,且不會只停留在這幾個月,而是長時間的衝擊。(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莊麗存/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出口已連續4個月呈現負成長,根據財政部5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其中以電子產品較去年同月減少較多,且已連續3個月負成長。近期宏達電也調降財務預測,近年來台灣的資通訊產品的出口表現也持續疲弱,面對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是否將衝擊到台灣半導體、面板等產業?對台灣電子業的出口影響會有多大?

維持半導體競爭力 透過整合留住人才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在兩岸簽ECFA之前,中國的產業就開始做垂直整合,當時是衝擊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市場,原本台商及當地廠商是用台灣的原物料、零組件,特別是半導體產業或ICT產業,當中國開始發展上游產業後,對台灣的需求就愈來愈少,因此,這幾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非常快。

他說,在全球的主要市場包括歐洲、美國、日本等,中高階產品被中國取代的情況,從10年前就愈來愈嚴重,現在中國也開始取代台灣的中高階產品,在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對中國出口減少以及台灣對全球的主要市場也減少,對台灣出口影響很大,且不會只停留在這幾個月,而是長時間的衝擊。

面臨可能被陸廠趕上的危機,台灣要如何維持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因應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可能帶來的挑戰?邱俊榮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從上游至下游很多,包括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當然目前仍有優勢,但台灣的IC設計廠商已被買走很多了,人才也被挖很多。因此,IC設計優勢留住是很重要的,邱俊榮表示,因為IC設計牽涉到很多人才、專業設計等問題,怎麼透過一些整合讓好的人才留在台灣要開始做了。

要維持台灣產業的競爭力,過去政府給予很多優惠補助措施,例如產業創新條例、研發補貼,租稅抵減等。但邱俊榮指出,政府做太多反而對維持產業競爭力沒有用,因為只會讓廠商更習慣低成本生產的環境。邱俊榮說,政府不保護,在面對外在情勢侵略,產業才有可能激發出潛力,要讓沒優勢、競爭力廠商淘汰掉,好的廠商才會自動整併。

重視商業間諜竊密 保障業者技術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呂忠津表示,台灣的半導體、電子產業主要的市場在中國大陸,至於對台灣的出口影響會有多大?主要是競爭力問題,若台灣廠商在中國設廠,沒保護好技術安全,就可能喪失優勢。

呂忠津說,政府更要注重商業間諜竊密,過去不太重視這方面問題,才會出現中國大陸廠商挖角台灣廠商的重要幹部,且在法律上的追責及處罰也不夠重,因此,在法治上要讓台灣的業者技術受到保障,除要強化防止商業間諜、保護業者的技術外,政府的補貼、輔助業者也很重要,因為是要打全體戰爭。

經濟問題取決於能源及加入FTA等政策

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表示,台灣出口呈現衰退,主要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影響,其中,以電子產品減少最多。他指出,台灣的經濟問題取決於未來能源政策的走向及對外加入FTA等經濟政策。

梁啟源說,台灣在中國市場競爭力也在降低中,目前可能不嚴重,但將來可能會嚴重,例如其他國家都在簽FTA(自由貿易協定),而台灣是遠遠落後其他國家,包括台灣目前飽受爭議的服貿、貨貿都有落實的困難,關稅減免範圍,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有更大的影響。

梁啟源認為,這也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整個國家人民應該有個共識,台灣是以貿易立國、出口導向的國家,台灣的出口占GDP比重將近七成,經濟要成長不能只仰賴國內市場,也靠出口,包括FTA的簽署、法律的鬆綁、自由化、國際化等,沒有開放服務業也沒辦法發展。

梁啟源說,若服務業沒辦法成長,台灣GDP就拉不上來,除了開放觀光、金融、運輸外,台灣簽署FTA比競爭對手國來得少;現在更擔心的是將來的缺水、限電、能源政策是將來更大的隱憂。◇

延伸閱讀
經部:TPP有助我合成樹脂外銷
2015年06月17日 | 9年前
陸股告別牛市?各路資金套現出場
2015年06月16日 | 9年前
關於照顧老人的思考
2015年06月16日 | 9年前
中國房市降溫 削弱經濟成長動能
2015年06月16日 | 9年前
河北小官巨貪 家藏黃金37公斤
2015年06月16日 | 9年前
陸國資委:中國境外資產逾60兆
2015年06月1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