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難以有作為

中共試圖藉籌組投資銀行,擴張在亞洲的影響力。圖為去年10月各國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Getty Images)
中共試圖藉籌組投資銀行,擴張在亞洲的影響力。圖為去年10月各國在北京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Getty Images)

⊙李兆富

坦白講,我不看好亞投行。不看好的意思是,我不認為這個組織會有什麼作為。

可能有人覺得,未有細節頒布,不宜太早下判斷。可是,從歷史的經驗教訓,這種跨國、跨政府的組織,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除非在國與國之間,有股強大的勢力作主導,又或者有個共同敵人,否則,這組織很難找出一個具體的存在目的。

中國想做強勢主導,但有沒有條件呢?客觀條件上,今天的中國,無疑比過去成長了不少。不過,從金融基建以至其他的法制配套,中國其實還有一段漫漫長路。中國所謂的經濟實力,還是源自于大量的勞動力和消費力。但不要忘記,印度在這兩方面也有一定的條件,而且在人口結構和成長潛力上,甚至比中國更有優勢。

就算遠的不說,最近中國的股市,亦反映現今的中國市場仍然處於一種幼稚的狀態。李克強訪問中關村,中關村的A股就即時上升。另外,有傳媒報導,世銀將十多家中國央企列為黑名單,因為他們涉嫌參與貪汙活動,這些公司的股價又即時下挫;但其實,一早有人指出,世銀一直都有這個黑名單,而這些中國央企也早就榜上有名,要捱沽(拋售)也不用等今天。說到底,中國的金融市場仍然極易被操控,要晉身經濟強國,就先要處理這些結構性缺陷。

回到亞投行的討論。剛才講到這種國際組織,要有一個強大的牽頭人,又或者一個明確的共同敵人。最近有報導指,印度也有意競逐亞投行行長一職。不過,放出風聲的是一家中國媒體,所以,我也只好姑且聽之;但心底裡,我是非常懷疑,究竟印度為何要爭逐亞投行行長之位?究竟有什麼好處?

有人認為,派代表出任亞投行行長,就是為了控制權。掌握了控制權,就可以支配運作,令利益傾斜向自己的一方。我想,假如亞投行是如此人治的一個組織,那就不如不要參與好了。

再進一步去看,其實,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最根本的問題是制度不完善,才導致出現貪汙和資源耗竭的問題。從前的世銀要借款的國家進行改革,並且限制借款的用途,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協助了這些國家的制度建設。假如他朝亞投行對借貸沒有應分的監管,結果是既害了貸款的一方,也將出資一方珍貴的資源浪費,得益的就只有極權國家中的權貴,延續現在的問題。說到底,將歐美主導的經濟模式當作假想敵,我認為不見得是亞投行的真正目的,反而更似是那些參與的第三世界,想找藉口去將現在的權貴剝削延續到21世紀。

亞投行不似是一個有凝聚力的組織,最終是否如此發展,有待歷史去作證。──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延伸閱讀
歐巴馬談亞投行 籲大陸慎用資金
2015年04月29日 | 9年前
美前任助卿:美中關係同床異夢
2015年04月22日 | 9年前
申入亞投被打臉 夏立言:政治因素
2015年04月20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