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狼爸VS.民國大師
虎媽戰歌猶在耳際,狼爸又揮著雞毛撣登場。「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狼爸蕭百佑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
商人蕭百佑和香港妻子共育有4個孩子,3個都考進了北大,正在讀高中的小女兒目標是中央音樂學院。蕭百佑的家教法寶就是「打」。從孩子3歲起,只要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必須要接受籐條和雞毛撣子的「懲罰」。他們還得遵守「嚴苛」的家規:不允許自由看電視和上網;不許喝可樂;不許隨便打開冰箱門吃零食;沒有零用錢,不能開空調等。課外活動被禁止,嚴格限制與同學交往,上大學之前不交朋友等等。
據悉,中國各地已有30多個孩子被父母送到蕭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一份調查顯示:近6成的學生表示只要能上北大,他們願接納「狼爸式」教育!
在威逼打罵下,進行超負荷的強化培訓,也不一定都能金榜題名。因材施教,盲目跟風,往往東施效顰,弄巧成拙。其間有無風險?蕭百佑的女兒在日記中感嘆沒有童年,長子曾想離家出走。這就像不管百姓幸福指數,急功近利、不擇手段追求GDP的中國經濟,潛在的問題多多。
狼式與訓狗填鴨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狼爸為孩子請最好的老師,曾舉債度日,妻子多年沒買化妝品。孩子們從小的必修課就是《聲律啟蒙》、《三字經》、《琵琶行》。狼爸付出很多,不容易。任何教育方法都各有長短,蕭家家教的利弊,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狼爸出書並在電視上宣揚「打是家教中最精采的部分」,影響就很大,如果刮起一股打風,那中國孩子豈不更慘?!
蕭百佑認為,人首先是動物性,其次才是人性,小孩不具備完整的人性,用動物條件反射的方式來教育他,加強記憶,打是最好的方式。
不把孩子當人對待。1949年以後,大陸就一直用蘇聯的填鴨、訓狗的方式訓練學生。教師們採用「題海戰術」,就是通過大量高強度重複練習,使學生在題目與謎底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猶如巴夫洛夫實驗中的狗聽見鈴聲分泌唾液的條件反射一樣,看到一道題就撲上去,熟練到無需思考就機械解題,才能在高考中勝出。
孩子們在學校飽受填鴨、題海之苦,回家後,虎媽狼爸打罵嚴相逼,太可憐了!樂趣和創意的靈光早就泯滅。難怪中國沒有賈伯斯那樣的人才哪!
在蕭家,無條件服從父母就是硬道理。狼爸教訓道:「你是民,我是主,這就是民主。」他對家長們說,要打出威嚴來,家裡的皇帝是你!
把孩子當狗訓的考試制度,每天吞噬扼殺著大量的靈感、想像力和創造力,生產出一批批考試機器和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奴才,扭曲變異了無數親子關係,中國孩子和父母都太苦、太累了!
民國的吉光片羽
回望民國,那個發黃的小學國語課本的親切自然,那個長衫旗袍的從容賢淑,那個在戰亂中依然有思想有文化有大師的時代……
我想起了豐子愷的畫《春日遊杏花吹滿頭》,父母攜兒帶女漫步山間,柳枝飄動,杏紅繽紛,襯著遠山碧水,其樂融融。那種平淡天真、出世的超然和入世的眷戀,躍然紙上。
梁啟超除了教導子女「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外,還特別強調趣味教育,尊重個性和自願。梁啟超曾告誡到美國學建築的長子梁思成,「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中某些部分,稍為多用點工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
建築師不僅要有哲學家的頭腦、社會學家的眼光、工程師的精確與實踐,還要有文學、音樂、美術等綜合藝術修養。慈父高見,對事業、對婚姻都大有助益。如果梁思成是個呆板乏味、不解風情的學究,又怎能贏得風華絕代的才女林徽因的芳心?!
張大千的家書中,有一小段講在日本逛街時給女兒買衣裳,「最新式樣,甚是清雅……穿來正合適。」在親切的家常中,就把淳厚的關愛和畫家的審美,悠然恬靜地傳遞給了女兒。
愛是有等級有層次的。愛可以橫眉立目,聲淚俱下;也可以雲淡風清,山高水長,如橄欖一樣令人回味,百年後依舊滋補養心,溫暖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