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梯田復育】保留祖先智慧 貢寮營造新生命

貢寮水梯田。(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貢寮水梯田。(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文/記者施芝吟
貢寮的先民了解水源的重要,順應地形闢出大大小小20多口埤塘,就地取材,用5、6顆挖洞石頭堆疊成中空的石柱,猶如「石頭水管」,底部連接灌溉圳路,利用水位高低差,沿著坡度開墾水梯田。隨著山路鋪設和都市化,貢寮的梯田逐漸荒廢,埤塘也雜草叢生,幾年前,農委會林務局和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輔導當地居民重新復耕,找回貢寮山區獨特的友善農法,保育水環境及淺山地景,不僅找回過去人與淺山生態共生的默契,也維持水梯田周邊鑲嵌地景所蘊含的諸多珍寶。

百年前,從各地移民到貢寮來的祖先,沿著山坡地墾出一塊塊錯落有致的梯田,平常引用山泉水灌溉,另在梯田附近挖設埤塘,老祖宗發揮智慧,運用當地的大石頭,鑿洞貫穿,5、6顆石頭堆疊起來,就成了一條天然水管。

石造水管的底部連通灌溉渠道,每顆石頭側邊再鑿一條垂直中間管線的小隧道,作為水的進出口,平常用木栓塞住,需要放水時,從上方依序取出木栓,水沿著中空管線,自然流向低處的梯田,完全不需任何機械設備。

目前6公頃出頭的水田,分散10處看似單薄,但是在周遭森林草原到河溪近海的鑲嵌地景單元中,還是扮演了資源提供及傳遞的角色,因此保育影響範圍不只田區面積。而經由台北科技大學陳世楷老師的實地調查發現,水梯田延長降雨後的逕流路徑,透過側滲及下滲,延緩了洪峰之外也增加長時間中的伏流補注量。

83歲的禾和生產班農民蕭秋金表示,祖父從大陸來到貢寮時,滿山都是樹木,當時必須跑到宜蘭買米,辛辛苦苦開墾梯田後生活才比較安定。自12歲開始種田以來,貢寮從沒有淹水或缺水,也不曾山崩。

農人作息呼應土地脈動,水梯田地形裡與牛並肩耕作反而比機器更加方便適合。而農民為了解決耕作上的蟲害問題,循著早年的記憶重新編織竹製蟲篩,重現老祖宗的智慧,也定下以友善環境方式耕作的原則。

水梯田溼地恢復後,不用藥的無毒環境裡,隨處可見小穀精草、瘤果簀藻、小莕菜等農家熟悉但日益稀少的水生植物。被暱稱「睡美人」的鴨舌草種子在土壤裡埋了10年後被喚醒,茂盛開出淡紫色小花;螢火蟲、青蛙、溪蝦、田螺也都回到田間。

最讓人振奮的是,幾近絕跡、自1978年後就沒有發現紀錄的「黃腹細蟌」,只棲息在無毒水田與水草茂密的池沼中,如今在貢寮一分地大小的田裡竟出現逾百隻。

黃腹細蟌。(人和基金會提供)黃腹細蟌。(人和基金會提供)

貢寮水梯田復耕5年,已有10戶當地人加入無農藥、化肥的栽培,陸續推出和禾米、和禾餅、和禾小旅行等周邊商品。人禾基金會也配合當地節奏,只發展低度生態旅遊。

農民將過去給佃農居住、儲藏農具的倉庫,整理成「和禾田邊聊寮資訊站」,展示自做的農具及復育故事,讓路過的遊客在此空間對水梯田保育的努力有更多的了解。農民蕭二哥說,老田寮的屋齡已高達80多歲,最早是提供給佃農居住,荒廢後變成農具儲藏室以及水牛休息區,當地居民總動員,用半石砌半土築的傳統工法回復成土埆厝,保留以往因為燒柴燻黑的牆壁,以及一小角古早的夯土地板。花了3個月,終於落成。

和禾田邊聊寮資訊站,展示自做的農具及復育故事,讓路過的遊客在此空間對水梯田保育的努力有更多的了解。(人和基金會提供)和禾田邊聊寮資訊站,展示自做的農具及復育故事,讓路過的遊客在此空間對水梯田保育的努力有更多的了解。(人和基金會提供)

營造貢寮的新生命

在貢寮社區傳統與自然共享的環境經營思維和技術,推動梯田保持現有終年蓄水目標,不納入輪作機制,著重在保育田間伴生植物及生物多樣性,目前有超過500個物種,更出現健康森林與水域交界地帶的指標生物、第二級保育類動物——食蟹獴,以及稀有昆蟲——黃腹細蟌。

社區也成立「狸和禾小穀倉」小型社會企業,處理相關農產銷售事務,建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網路關係。開發和禾米的系列產品,提供理念商家與農戶間有較符合環境價值的收購契作交易,以及發展小型生態旅遊,讓社區農戶逐步學習並親自參與帶團。◇

延伸閱讀
抗陸貨 新北九孔鮑在地認證
2014年01月19日 | 11年前
中大安音樂季 力拚北貢寮
2013年07月11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