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梯田復育】與自然共生得永續 尋回花蓮海稻田
引水復耕 重拾豐濱美景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二十餘年前原本遍布著大面積層疊的阿美族傳統水梯田,孕育了豐富的溼地生態與多樣的水生動植物,連綿在山、海之間的壯闊水梯田,也成為東海岸獨特的文化地景。然而,20多年前,部落出現人口外流,許多年輕人離鄉發展,灌溉水路傾頹失修,港口部落這片梯田也逐漸休耕,這一幕自然生態與文化地景和諧共存的景象,已然成為逝去的美麗回憶。
部落居民舒米·如妮回鄉時,發現故鄉海岸土地上蓋起一間間外來民宿,遮掩了故鄉原本的美貌;梯田因沒水灌溉休耕數十年,變賣土地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經常可見寫著紅色「售」字的立牌插在長滿雜草的田埂邊。
當她看見此景,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發起喚醒這片在藍天碧海身邊的海稻田的願望,如果族人願意共同修復水路、重新耕種,或許能夠挽回這消逝的美麗環境。
「早期花蓮石梯坪是金黃色稻穗,經過還會聞到稻香!」港口部落前頭目潘金水表示,「這區農田將近20年,沒有人修復水路,沒人耕作,如果水源修好,就可以像以前一樣。」
舒米·如妮主動表達參與林務局的水梯田溼地生態復育計畫;她說服農民說:「這是港口最大農田命脈,如不復耕,下一代怎麼辦?他們不會種田,我知道大家都老了,但是我們不做,以後小孩子會慢慢把這些田賣掉了!」但想要恢復梯田還必須有水源,而水路無人修復,舒米開始尋求資源,同時發起農民共同修繕水圳。
雖然都是老農民,卻無人缺席修繕水路工程,各個農夫胼手胝足地施作,在林務局的經費支持及族人與耆老的協助下,終於將水源引回田區,水流暢通那一刻,許多人開心地哭了,夢寐以求的水終於有了。
田地因荒廢許久不只長草,甚至都出長樹來,他們開始整地,從小面積開始,為保持原地形不被破壞,仰賴人力施工,並以自然農耕無農藥種植,農民學習製作有機肥,也學習友善對待環境,照顧每寸土地。後來,暌違20年的水稻也試種成功,眾人的心中充滿感動。
梯田復耕後,部落孩子們也下田插秧,感受泥土及生命,更能體會農民的辛勞。此外,生物也增加,蛇目蝶、八星虎甲蟲、善變蜻蜓、大青叩頭蟲,以及好久沒在梯田中看到的白鷺鷥均一一再現,如今可以看到白鷺鷥在空中飛翔,映著藍天碧海,呈現出美麗景象,金黃稻穗隨風擺動,老農民口中的黃金海岸,不再是想像,而是真實在眼前。
八煙老伴廿載復合傳奇
一個來自八煙的真實故事,某對夫婦早年不知哪件雞毛蒜皮小事,20多年來,雖住同一屋簷下,卻互不交談。由於一起投入水梯田復育工程過程中,找回了舊有的共同回憶,化解僵局;不僅開始有共同的話題,更攜手投入更多的心力於水梯田的保育工作,黃昏時候,可見到老夫婦牽手漫步到水梯田,此種景象,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