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乾枯 湖底景觀「水落石出」

進入冬季,鄱陽湖水位逼近極枯水位。繼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橋露出水面後,橋身全部由花崗石製成,總長2,930米,被譽為「中國最長的湖中石橋」。1月3日,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標誌性景觀落星墩「水落石出」。原來在豐水期需要渡船才能到達觀景台,現在步行就可以前往。◇
進入冬季,鄱陽湖水位逼近極枯水位。繼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橋露出水面後,橋身全部由花崗石製成,總長2,930米,被譽為「中國最長的湖中石橋」。1月3日,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標誌性景觀落星墩「水落石出」。原來在豐水期需要渡船才能到達觀景台,現在步行就可以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