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提供NGO操演 第三勢力從政埋伏筆
台灣NGO團體非常多,過去彼此之間並不熟悉,但是在因緣際會之下,也就是太陽花學運時期,擦出了合作火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表示,學運是所有公民團體一次操兵、演練的預習,無論是參與政治,還是對未來組黨合作,似乎埋下了伏筆,等待有一天發芽茁壯,這次九合一選舉就是很好的證明。
崔愫欣舉例,人權團體,環保團體從沒機會接觸,但在318運動裡,台灣公民團體群體守護立法院,確保不被警察衝入清場。她回憶,很多人稱這次抗爭運動為「學運」,但是除了學生318當晚衝進去後,所有後續的發展都是仰賴公民團體。
其中包含330遊行,50萬人上街是誰做的呢?崔愫欣說,全部工作人員是由社運團體在外運籌帷幄,因當時策略考量,認為議場附近所有學生、志工都不准動,維持原班人馬,因此遊行需要呼籲其他公民走出來,志工、糾察也必須重新再找,努力把這場遊行撐起來,不過事後沒有任何公民團體對此有意見,「因為大家不會計較這些。」
那一次的所有台灣公民團體,意識到必須集體給政府一個反抗的聲音與力量。她說,當時大家一致認為,若是在這次運動大家不團結,政府一定認為台灣社會是一盤散沙。
太陽花學運的那24天裡,在立法院旁邊的這幾萬學生、公民,以及在行政院被警方毆打的幾千人,抑或是50萬上街頭的這些人,這些記憶一定銘刻在他們心裡,一定會有複製效應,一旦經歷過是不會遺忘的,這是最好的政治教育,還有政治覺醒。這股力量彙集爆發,在九合一大選時看到了結果。
當不公不義事件不斷發生,所有公民團體不斷觀察這股社會最大力量將在何時爆發?從有農民土地被徵收而自殺、洪仲丘案、民眾向總統馬英九丟鞋陸續發生,結果竟是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服貿協議。以崔愫欣從事社會運動10幾年的觀察,這些力量是一路累積下來的,大家早就想革命了。
另外,崔愫欣說,民進黨在九合一選戰中似乎找到了「勝選方程式」,要獲民心就是要找年輕人,具改革形象,這樣比較能得到選民喜愛,若是再走回頭路找家族政治、老人派系等,將不再獲得選民支持。
這次選舉有個很大改變,就是所謂「素人政治」出現,知名度已非勝選保證,是否有經營人脈也非絕對,這給年輕人很大的勇氣。這對過去的選戰老鳥來說,實在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