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來歷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歷來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有叫「大天初一」,有叫「年初一」,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過年,即中國農曆新年,而以西曆1月1日為新年。
無論如何,元旦的來臨,標誌著一年新的起點,祝願大家都有好的心情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