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低調報周案 外媒:刻意保留細節
中共官媒新華網6日凌晨零點推出周永康案通報及最高檢察院的公告,周永康被開除黨籍並被逮捕。中國各大媒體隨後轉載官方通稿。中共黨媒人民網跟進2條評論,此後6日整天幾乎不見陸媒除通稿之外新一輪報導。跟今年7月29日周永康案首次通報相比,陸媒鋪天蓋地報導形成天壤之別。
外界猜測官方故意此時拋出,是想降低社會關注度,中國律師隋牧青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像周永康案,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樣的情況下推出,關注度一樣都不會少,因為這個案件實在影響太大,都會受到矚目。
他分析說:「比如假設有一方勢力施壓,周永康案盡量降低影響,那就在凌晨公布。但事實上公布者應該也很清楚,周永康案什麼時候公布,都是影響非常大的。現在至少從公布的時間來說,是有低調處理的意思,包括他的措詞,稱周永康還涉其他犯罪線索。」
他進一步分析:「周永康這麼大的官員被指政法沙皇,肯定會有一大堆的犯罪問題,只是他們能夠披露多少的問題。像周永康殺妻案等是否被披露?或許有所保留。從其措詞和公布的時間猜測可能有內部權力的博奕,保留餘地的一種做法。」
隋牧青認為,習近平打破「刑不上常委」的常規慣例,宣示作用很強。周永康可以動,其他的常委也可以動,對高官威懾的作用非常大。
外媒引述專家解讀
針對周永康案的最新進展,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的裴敏欣教授對「美國之音」說,他認為,這次對周永康的審查報告中,有兩點敘述是與之前的反腐不同的。
「以前媒體報導的都是指周永康的親屬,這次是直接把『本人』給加進去了。這也是讓人比較吃驚。因為一般來講,中國的最高級官員,很少直接收錢。最近中央軍委徐才厚也是直接收錢了。這種指控是比較少見。」
另外一點,是對於周永康「洩露黨和國家機密」罪名的指控。裴敏欣認為,這項指控對於周永康而言,是最壞的消息。中國對於「國家機密」的定義和其他國家是有些不同的。中國的定義更為寬鬆,範圍也更廣。
「比如說,也許是他以前在中石油做老總的時候。中石油是一個國家機構,是一個國有企業,那麼中石油的許多機密也可能被定義為國家機密,而不是商業機密。所以今天中央這個通告裡面,還是有許多細節沒有披露。」
多維新聞網則稱,官方通報中釋放了幾個重要信息。首先是兩個關鍵時間點的透露。周案的正式黨內立案調查時間是在2013年12月1日,當時政治局常委會聽取了中紀委通報的周永康違紀情況,周案啟動。隨後的2014年7月29日,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對周立案審查。
2013年12月1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周案報告是官方第一次對外界透露。而這距離中共十八大過去僅僅1年時間,這說明在更早之前,中紀委就已經對周永康開始進行「私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