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造福後人

   (圖/志清)
(圖/志清)

文/貫明

父母應該給孩子留下什麼?人世間的任何物質財富都不可能永久承傳下去。祖先留下遺產,如果後代子孫沒有經營的智慧,坐吃山空,結果有可能是傾家蕩產;留下財產讓孩子們去分割,後人則可能為了爭奪財產對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和智慧,孩子就有可能去創造更多的財富;如果為人一生積德行善,給孩子留下做人的美德,其福報就能長久造福後人。

清末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之後,曾在長沙大興土木,準備為子孫後代留下豪華的府第。他總是怕工匠偷工減料,就親自拄著拐杖到工地督工,這兒摸摸,那兒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對他說:「大人,請放心吧!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在長沙城裡造了不知多少府第。在我手上造的府第,從來沒有倒塌過,但屋主易人卻是常有的事。」左宗棠聞聽此言,不禁滿面羞愧,長聲嘆息而去。

同為清朝名臣的林則徐,在對待兒孫的問題上就比左宗棠高明得多。他曾經說過:「子孫若我,要錢幹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若我,要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西漢時代東海蘭陵的賢人疏廣曾任皇太子的老師,他告老還鄉後,把皇帝賞賜的錢財都用來宴請鄉親近鄰。疏廣的子孫請宗族裡的老人勸他用這些錢置些產業留給子孫。疏廣卻說:「現在已經有了以前置辦的一些產業,孩子們只要勤勞,完全能維持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沒必要再置辦其他產業。財產太多,會使子孫變得懶惰。如果是賢才,財富多了,也會增加他的罪過。而且人太富了,揮霍無度就會大損其德。」

祖先行善積德 子孫興旺不衰

據史書記載,古代在福建有位做過少師的人,名叫楊榮,其祖上世代以擺渡為生。每當豪雨成災沖毀民房時,總有人畜貨物順流而下,別的船隻總是爭相撈取貨物, 只有楊榮的先祖以救人為要,貨物一概不取,鄉里的人都笑他愚笨,到了楊榮父親出生時,楊家便漸漸富裕起來。有一天,一位神仙化為道士,到楊家對少師的父親說:「你祖先積有許多陰德,子孫必當享受榮華富貴,某處地方可築祖墳。」於是少師之父就依言把他祖父和父親埋葬在那裡。日後生了楊榮,年紀才二十歲就登科及第,後來還位至三公,並蒙皇帝加封他的曾祖、祖父、父親,像少師一樣大的官職,後來其子孫也興旺不衰,而且出了許多賢達之士。

中國古書《易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說積善行的家族必能翼庇子孫,而作惡多端的家族必然會禍延後代。先人創造的精神財富,永遠會對子孫後代產生強大的激勵作用。留下善良的精神就為子女留下了做人立世的支柱;留下遠大的志向就為子女留下了志氣、信心和希望;留下美德就為子女留下了做人立世的根本。因此,美德才是留給後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猶如太陽不斷散射出的光輝,源源不斷,地久天長。◇

延伸閱讀
相由心生 運隨心轉
2015年04月06日 | 9年前
人有善德 天賜福報
2014年08月05日 | 10年前
祖上造業殃及後代(下)
2014年06月19日 | 10年前
祖上造業殃及後代(上)
2014年06月18日 | 10年前
因果報應:命中無子 積德延嗣
2014年02月19日 | 10年前
積金積銀不如給子孫後代積德
2014年01月06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