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讀懂食品標籤中的含糖陷阱

文/郭靖康

儘管食品標籤的規定十分繁雜,但讀一讀標籤上的配料表應當是件非常簡單的事。其實不然,因為食品和飲料製造商會千方百計地使標籤上的配料成分顯得更具吸引力、更有誘惑力。

據naturallysavvy.com網站報導,美化食品標籤最方便的手法之一是人為地操縱配料成分的排列順序。一般來說,食品標籤上的配料是根據不同成分在食品中所占分量按遞減順序列出,越靠近列表上部的成分越是含量較大的。然而,食品標籤規則並不要求把某一類成分的所有組成列在一起,這樣就給那些廠商有發揮「創意」的餘地。

舉例來說,假設某一食品中可以添加5種不同類型的糖,如果把這5種糖合在一起列出來,那就會排在列表很上方,顧客就會發現這種食物含糖量太高、不像是健康食品,但如果把這5種不同成分的糖分散在不同欄目中,每種成分分開後就很不顯眼,這樣就可起到迷惑顧客的作用。此外,因為糖類有數十個別稱,標籤的標示就更令人眼花撩亂。

標籤中「糖類的各種名稱」

營養成分列表中所標示的是含糖的總量,但它並沒有把天然存在的糖和額外添加的糖區分開來。為了更好地了解你日常攝入的糖含量,有必要對糖的標籤有所了解。以下列出糖類在食品標籤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別名,以方便讀者辨識:

無水葡萄糖、麥芽糖、甜菜糖、紅糖、甘蔗汁晶體、蔗糖、焦糖、玉米甜味劑、玉米糖漿、玉米糖塊、糖粉、角豆樹糖漿、白砂糖、椰棗糖、德梅拉拉糖(Demerarasugar)、葡聚糖、葡萄糖、糖化的麥芽、乙基麥芽酚、蒸乾甘蔗汁、果糖、果汁、濃縮果汁、半乳糖、葡萄糖塊、黃綿糖、黃綿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蜂蜜、轉化糖、乳糖、麥芽糖糊精、麥芽糖漿、甘露醇、楓樹糖漿、糖蜜、黑糖、棕櫚糖、原糖、精製糖漿、大米糖漿、山梨糖醇、高粱糖漿、糖、糖漿、天然粗糖、黃糖。

一天可以攝取多少糖?

由於飲食中所含高果糖玉米糖漿和其他類的糖會使肥胖、2型糖尿病、心臟疾病、痛風和蛀牙等的風險增加,所以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enterforScienceinthePublicInterest)提醒人們要注重飲食中的糖含量。

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建議女性日常飲食中攝入的糖量不超過100卡路里(約6湯匙或24克),男性每日糖的攝入量不超過150卡路里(約9湯匙或36克)。

算添加糖的總含量

確認營養成分中列出的添加糖總量的一個好方法,是把這種食品與無糖的同類食品進行比較。例如,如果一盒原味希臘優酪乳在標籤上列示7克糖,而同樣產品的含草莓版本含有16克糖,你可以推斷含草莓的希臘優酪乳添加了9克的糖。換句話說,一盒含草莓的希臘優酪乳所含添加的糖量約占女性日常所需攝入糖量的38%!◇

延伸閱讀
愛地球多蔬食 珍奶減糖更健康
2014年04月18日 | 10年前
法官駁回 紐約限糖令受阻
2013年03月12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