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免費下載前 看清規定避風險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不少民眾會下載遊戲APP來玩,但有時卻忽略APP操作安全,因而陷入高風險的消費環境中。行政院消保處表示,雖然有免費的APP提供下載,但可能會因操作不當,花了冤枉錢,除提醒民眾下載APP前應先了解服務內容、付款規定外,已請業者研議改善,同時也請NCC督導業者落實相關安全機制的建立,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根據資策會研究報告,約有2/3的智慧型手機持有者有下載APP的經驗,其中有「程式內購買(軟體內消費)」(IAP)消費經驗的民眾,約有1/4消費者每月消費金額平均超過500元。
消保處長劉清芳表示,業者經營APP的兩大作業系統平台,「Google Play」、「APP Store」,雖然有些APP都標榜「免費」下載,但其中以遊戲占大部分,其內部常運用分階段顯示「現在購買」、「立即升級」等設計手法,誘惑、鼓勵消費者進行可能非必要或過度的消費風險。
劉清芳指出,日前已邀集NCC、經濟部工業局及11家APP發行平台業者,召開協商會議,檢視業者所經營APP平台的消費資訊揭露及付款安全機制,建議業者應清楚標示並提供具體IAP項目及價格。
在線上付款安全機制上,雖然付費使用密碼有三種方式,包括每次消費時都要輸入密碼、預設購物方便期,時限內購物不用再次輸入密碼、手機SIM卡認證即可自動登入及消費等方式,建議業者每次交易應加密碼設定機制,避免使用不慎的風險。
消保處也提醒消費者,在下載APP前應先了解其服務內容是否包含付費項目,及購買價格等資訊,先行查閱APP平台業者的購物及付款等規定,避免受誤導而進行非必要消費。
最後,消保處建議,若有家長將手機、平板電腦給未成年兒童、少年使用購物時所輸入的信用卡資訊及帳戶密碼更應避免自動儲存於手機、平板電腦上,以防造成兒女不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