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弟到副校長 陳良基創新人生

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與夫人合影。(記者鍾元/攝影)
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與夫人合影。(記者鍾元/攝影)

【記者鍾元/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良基是雲林縣農家子弟出身,以自己的故事書寫《創新的人生》。陳良基兩度獲頒教育部「國家講座」的最高榮譽,同時他也是學界裡最負盛名的「技轉王」,曾經手近百件技術移轉,並協助兩家新創公司上市。

農家的孩子陳良基

陳良基在書中提到,一開始他覺得下田很辛苦,像是稻子收割時,用手和鐮刀採收,難免會被銳利的刀鋒割傷、流血,但他知道這是身為農家子弟本來就要學習、磨練的功課,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農村的工作季節分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個階段都必須付出汗水和辛勞,才有可能看到結實纍纍的豐收畫面。

他說,酷熱的夏天,在農田裡工作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他從種田中學會要先盡力做好自己該盡的本分,再來「盡人事,聽天命。」倘若最後事情的結果真的不如預期,也不要自怨自艾,只要確實努力過,也就問心無愧,要趕快收拾心情,準備下一季的耕種。

養成書寫的習慣

陳良基說,國中時的國文老師是他的貴人之一,她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培養了他獨立思考和寫作的能力。在擔任台大電子所所長、工研院電子所所長時,陳良基常寫信給同仁;在國家實驗研究院任職院長的16個月期間,更每週寫一封信給同仁,還被稱為文青院長。「我喜歡寫信是因為文字可以幫助我沉澱內心的想法;透過文字的書寫,會讓自己的邏輯更清楚、條理更分明。」

逾420篇論文 美國21項專利

他1988年起開始在台大電機系任教,全心投入數位訊號處理器及系統設計的研究,並持續專注在數位影像和視訊IC相關技術的研發。迄今已經發表超過420篇論文,擁有美國21項專利,並擔任國際著名期刊的審查委員、國際技術委員會的主席,以及榮獲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傑出講座的殊榮。

陳良基曾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過,他們的研發團隊成功生產影像電話,在那期間,他看到很多好的研究可以被落實、變成真正的產品,也讓他立下心願,有機會一定要扶植台灣廠商站起來,做出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產品。

台灣的「技轉王」

因為他的研發成果技術移轉權利金超過新台幣5千萬元,並有近百件技術移轉,及技術協助兩家新創公司成功上市,所指導的學生也成為企業爭相聘用的搶手人才,陳良基被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稱為「技轉王」。

陳良基重視把技術根留台灣,他也陸續擔任各種職位的主管,帶過的團隊,往往都能夠在短時間內脫胎換骨,成為高績效、能創新、有活力的團隊。他說,把「農耕式教育」看長不看短的理念帶到職場,強調「平衡的生活,人性的管理」,讓團隊看清楚創造價值、創造意義的人生目標,使同仁們在工作上更積極、更有熱情。

跳脫自己的「舒適圈」

身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界,陳良基秉持農家子弟腳踏實地的精神,鼓勵年輕人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人如果在同一個環境待太久,往往會愈來愈自我設限,不敢離開熟悉的環境,跨進陌生或未知的領域,如果我們能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多和他人交流、學習,透過與其他人的討論切磋,就可以消除對未知的恐懼。」

陳良基對自己的期許是「良師興國」,希望學生們在離開他的課堂、實驗室之後,都能成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他說,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只有不停的創新,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他期待更多的年輕人,不要再抱怨社會大環境不好、沒有充足的資源,「就讓我們不停地跨越極限,不斷的創新,而美好的未來將在前方等待著。」◇

延伸閱讀
我博士過剩? 學者諷:根本不夠
2014年11月26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