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噶瑪蘭

 (大紀元資料室)
 (大紀元資料室)

文/邵可

《少年噶瑪蘭》是李潼先生的著作,書中描述的是我從小記憶中的家鄉。如同噶瑪蘭人純樸的生活,從父親的口中我也得知了屬於上個時代的回憶。

現在的家,對我而言是夢想的搖籃,是童年記憶所在,因為從出生至今,我都在這裡成長。但從父親口中得知,這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對阿公、阿嬤而言,對父親而言,他們過去的生活縮影、過去童年的記憶──三合院,早已不復存在。

遠在我出生以前,阿公的家族住在冬山河旁,也就是現在的親水公園及利澤簡橋旁邊。當時,五戶人家住在一個三合院裡,每戶只分得一個房間和一個廚房,附近共有四十幾戶人家,大家的生活都一樣拮据。

散村的形態使少數人為了謀求發展,到台北這個大都會謀生,剩下的人則留在家鄉拚命掙口飯吃。家家戶戶都種田,從插秧到收割通通人力完成。大家在破曉之前就下田工作,浸在冰冷冷的田水中,忙著除草、去害蟲。除了農耕外,有些人也趁著農閒的時候去冬山河抓魚。捕到的魚多半不會變成桌上的佳餚,而是賣給雜貨店,多多少少貼補家用。當時家裡正是間小雜貨店,從餅乾、糖果、水果到醬油、砂糖、鹽等民生必需品都有販賣,這是因為這間小小的雜貨店是附近四十幾戶人家的共同「超商」。

那個年代,水果是奢侈品,精打細算的阿嬤每每在切完水果後,清楚記下數量,即使是小小一塊被小孩偷吃了都能立即發現。唯一可以吃到西瓜的時候,就只有切完西瓜後留下的薄片了,父親他們三兄妹會先小心翼翼的分成三等分再享用。這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可遇不可求的「恩賜」了。

對小孩而言,三合院的好處也不少,平時中央的晒穀場沒別的用途,中午放學回家後,大家丟下書包,心照不宣的往晒穀場集合。在豔陽照射下,晒穀場表面燙得可以煎熟一顆蛋,但大家都不穿鞋子,若直接赤腳上陣,肯定不到十分鐘就燙傷。

這時,每個人都準備一大桶水,一聲令下「潑!」便用水替滾燙的表面降溫,接著開始打棒球。沒有壘包、沒有觀眾,每個人都是選手,一群小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當腳底開始發燙,又是時候該潑水了。在每天做不完的家事間,依舊空得出時間玩成一團。稍稍長大後,有一戶人家買了電視,「看棒球」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每天睡到十二點時,就有人偷偷溜出來,到處呼朋引伴。白天時的玩伴是最佳拍檔,大家有志一同聚集在唯一的電視機前觀賞球賽。球賽結束後再偷偷溜回家,而當天球賽的內容,就是明天大家打棒球的新橋段了。

農人是靠天吃飯的,看見傾盆大雨便會深深的憂慮農作物──害怕淹水。冬山河氾濫的次數,甚至比月圓的次數還多,最嚴重的一次,莫過於一次強烈颱風的侵襲。當時,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來,頓時大片的烏雲張牙舞爪的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如同他的心情一般,響雷一個接著一個,閃電在空中閃著,風使勁地吹著,大雨不斷傾瀉而下。雨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個勁地往下掉,像一顆顆無情的子彈,瘋狂的從天而降。

一如往常,冬山河氾濫了,但這次不只來得快,來勢也十分凶猛。大家都躲到全村地勢最高的一間小閣樓,人聲鼎沸。從一個小窗口往外望,所有房子都滅頂了,哪裡還有冬山河?哪裡還有堤防?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水,簡直就是汪洋中的一葉孤舟。

災難來得快去得也快,即使整間房子都浸過水,大家還是重拾歡笑,一如往常的過生活。這是憂愁心情的結束,是平民生活的詩意,也是眾人率真的純樸。就在民國七十一年,冬山河完成整治,截彎取直後,不再逢雨必淹。

民國七十年時,我們搬家了,搬到這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地方。時至今日,當初的三合院早已不復存在,即使我並未出生在那個時代,但那裡的記憶,也透過父親及阿公的口述傳給了我,屬於我們的記憶永遠不會褪色。◇

延伸閱讀
減碳愛地球 宜蘭種下甜蜜夫妻樹
2013年02月24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