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正人心

  (圖/志清)
(圖/志清)


清代袁枚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與紀曉嵐有「南袁北紀」之稱。紀曉嵐不僅在正統的史傳中占盡風光,而且在民間也有很好的口碑。他們二人皆學識淵博,可以代表當時的主流文化。

更為有趣的是紀曉嵐寫了《閱微草堂筆記》,而袁枚寫了《子不語》,這兩本書都是記述奇聞逸事的書籍,裡面善惡因果敘述得非常清楚,而且很多事跡都是本人親自經歷的,也有親朋好友講述的,對人起到很好的勸善作用。

聊齋使人心亂 閱微使人心正

這兩本書現在的知名度遠不及《聊齋志異》。對於《閱微草堂筆記》和《聊齋志異》,「聊齋使人心亂,閱微使人心正」可以說是一個很中肯的評價。晚清大儒俞樾對於《聊齋志異》的評價也遠不及《閱微草堂筆記》。然而我們現在知道的評價通常是郭沫若等人的,把《聊齋志異》說成是當時的主流文化了,這完全是誤導。包括蒲松齡本人也說這是「孤憤之書」。

古代的主流文化今天受冷落,而非主流文化受追捧的現象可能不止一例。如「風騷」常作為文學的代名詞,然而《詩經》才是當時的主流文化。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也是唐代詩人李白對《詩經》的肯定、對「騷人」的否定。可是李白在自己孤憤時也成了「騷人」,寫到「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主流文化引人向善 道德回升

由此我們看到,無論這個人怎麼樣,他在孤憤、哀怨的時候寫出的作品是不值得提倡的,就像即使一個非常有修養的人,在發脾氣的時候也是魔性的體現。

所以是不是主流文化,得看他能否引導人向善,得看作品是不是在心態平和、善良的情況下完成的。而引起人慾望遐思的作品,在自己孤憤、哀怨時發洩的,往往不是主流文化,這些只會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爭鬥,煽動人的魔性,使人不理智地判斷事物,如果這成了主流真是貽害無窮!反之,人們若找到真正的主流文化,如神韻等,每個人將會變得越來越理智,在回歸傳統文化過程中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紀曉嵐推薦 夫妻和諧之道
2015年03月15日 | 9年前
紀曉嵐是寶瑰
2014年09月20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