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與拓展 嶺南畫派特展

(文/記者文/彌雅、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提供)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至8月25日,舉辦「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呈現晚清至民國初期嶺南畫派的源流、革新及傳承,完整呈現嶺南畫派的畫風脈絡及民初繪畫的革新轉變。

嶺南畫派,係因廣東地區處五嶺之南,故稱嶺南,此展代表畫家包括嶺南畫派先驅「隔山二居」:居巢(1811-1865)、居廉(1828-1904);嶺南派創始者「嶺南三傑」:高劍父(1879-1951)、高奇峰(1889-1933)、陳樹人(1884-1948),及二代傳人「嶺南四家」:趙少昂(1905-1998)、黎雄才(1910-2001)、關山月(1912-2000)及楊善深(1913-2004)。

嶺南畫派的創始者「嶺南三傑」,因曾赴日本之故,受到日本及西方繪畫的影響,其作品融會西洋技法、講究自然、戶外寫生及用色鮮潤,從傳統中創新,與民初側重臨摹的傳統畫派形成對照。此次展覽分「人物」、「花鳥魚蟲」、「畜獸猛禽」、「山水」四個單元,共計九十件作品。◇

居巢   荔熟蟬鳴

絹本 設色畫 扇面

1847年作

居巢(西元1811-1865年),字士傑,號梅生,廣東番禺(今屬廣州)人。能詩善書,尤工畫,山水、花卉、鳥禽皆雅秀,草蟲尤精。與張敬修宦遊廣西,得觀宋光寶、孟覲乙繪畫真跡,受其影響,所作花鳥注重寫生,輕描淡寫,澹逸清華,為嶺南畫派之前奏。

荔枝由上方垂下,以撞水法繪出葉子與荔枝,綠葉與鮮紅的荔枝相互映襯;工筆描繪的蟬立於荔枝上,竭力而鳴,蟬翼薄而透明。荔熟蟬鳴夏已至,絲絲夏意溢出畫面。

趙少昂  群魚逐落花

紙本  設色畫  單片

1969年作

趙少昂(西元1905-1998年),名垣,字叔儀,廣東番禺人。早年師從高奇峰,後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與教育,多次應邀赴世界各地舉辦畫展及講學。其作品汲取各家之長,融中西藝術於一體,雅俗共賞。與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合稱「嶺南四家」。

一群游魚,幾片落花,魚在水中追逐落花;以黑色染魚背,赭石畫魚鰭,淡墨赭石染出背景,水中魚之趣、魚之樂淋漓盡致。此幀細膩生動,以形寫神,畫中游魚形神兼備。

高劍父  楓鷹圖

紙本 設色畫   軸

高劍父(西元1879-1951年),名崙,字爵庭,號劍父。廣東番禺人。早年師從居廉,後赴日本進修美術,畢生致力於「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新國畫」創作與教育。

鷹立於樹上,以背對觀者,兩翼微張似落似飛,鷹羽以濃墨勾勒,淡墨染出;樹以淡墨皴擦,用筆隨體積轉折而有明暗變化,墨淡而乾澀,使樹幹質感頗類山石;一藤纏繞樹幹,藤葉大紅,以重墨勾勒葉邊與葉脈,再以撞水法染出,小葉則略施淡綠,整幅畫形神畢現。

關山月  微丹點破一林綠

紙本  設色畫  軸

1980年作

關山月(西元1912-2000年),廣東陽江人。早年進入春睡畫院跟隨高劍父學畫,在藝術思想及實踐上深受高氏影響。致力於中國畫創作與教育,強調藝術為大眾服務,在師法造化、反映現實生活等方面創造出自己的風格。

在深山中一條溪流湍湍流出,近景樹木茂盛,色彩鮮豔,卻雜而不亂;遠景煙霧繚繞,山峰若隱若現,嶺南地區雨後霧氣瀰漫之情景躍然紙上。此幅墨韻豐富、設色濃豔、意境開闊,充分顯示作者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