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議會圖片展 紀念波羅的海之路
25年前,當北京的大學生、知識分子幻想中共施行改革,卻被碾碎在坦克厚重的履帶和槍響中時,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波羅的海三國的民眾手挽手,用微笑和歌聲拉成600公里的人鏈,卻為他們帶來了真正走向自由民主的契機。時隔25年,歐洲議會舉行圖片展,紀念25年前,那條史上第一個、長度最長的人鏈——「波羅的海之路」。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200多萬民眾走上街頭,手拉手15分鐘串聯成超過600公里的人鏈,連接了波羅的海三國的首都。
緣起:狼狽為奸的祕密協議
「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的主要目的是抗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祕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事實上,協議雙方各懷鬼胎,並無誠意合作,但卻在此條約的附加祕密協議書中悄悄劃分東歐勢力範圍,並導致1940年波羅的海國家被蘇聯占領,但事實上,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統治並無法律基礎,這三國應該有獨立主權。
起初,祕密附加協議書內容並不為外人所知,直到二戰結束後的紐倫堡大審時才被揭曉;蘇聯一直否認這些條文的存在,並對外宣稱,三國是自動申請加入蘇聯而非被占領。顯然,波羅的海三國的民眾並不這樣認為。
「波羅的海之路」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震動,美國時任總統喬治.布希和西德總理科爾譴責〈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條人鏈也成為了波羅的海三國脫離蘇共,各自獨立的重要推手。
參與者仍為此深深自豪
歐洲議會給了這次圖片展最高規格的禮遇。歐洲議會主席、立陶宛總統、拉脫維亞首相,以及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都來到開幕式現場。
歐洲議會主席舒茲(Martin Schulze)指出,「波羅的海之路」至今仍在傳達著「任何集權都逃不了滅亡的命運」的訊息,因為自由比集權更強大,人們或遲或早都會站起來反抗。
當年的參與者仍為此深深自豪。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說,25年前,波羅的海國家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迅速聚集了200萬民眾,並且以和平的方式做到。
回憶當年的一幕幕,為什麼波羅的海三國的民眾有這樣的勇氣?歐洲議會愛沙尼亞議員克蘭(Tunne Kelam)認為,是為了自己的尊嚴、人的氣節而戰。雖然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但是若不敢冒險,就什麼也做不到。
面對著到場的幾百名觀眾,這些來自歐盟和波羅的海的最高領導人,還手拉手和大家一起高唱《波羅的海之路》之歌,一如25年前那三國的民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