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綠博創意構築漂流之林

種子橋有25公尺長。(記者曾漢東/攝影)
種子橋有25公尺長。(記者曾漢東/攝影)

【記者曾漢東/宜蘭報導】

2013宜蘭綠博有一特殊的地景藝術,是由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俊雄策展的創意,構築「漂流之林」。「漂流之林」是以漂流木回收為主要素材進行的創意構築,主要由5所大學建築系,超過百名師生共同創作而成。

漂流木為大規模土地流失之象徵,透過回收漂流木將之建築成橋梁、水車、房舍等,且連續成一動人之地景藝術,意在團結勞動可讓木成林、林成森。漂流之林創意構築之目的,在喚醒人們山林保育之意識,重建日益衰頹的土地倫理。

跨河連結對岸的種子橋+柳葉橋組合。(記者曾漢東/攝影)
跨河連結對岸的種子橋+柳葉橋組合。(記者曾漢東/攝影)
種子橋內有一空洞,可以坐下來觀賞武荖坑河流下,清澈見底在水中悠遊的魚兒。(記者曾漢東/攝影)
種子橋內有一空洞,可以坐下來觀賞武荖坑河流下,清澈見底在水中悠遊的魚兒。(記者曾漢東/攝影)

特別的是跨河連結對岸的「種子橋+柳葉橋」組合,是台南藝術大學呂理煌老師帶領12位研究生,歷時一個半月,一點一滴從無到有創作出的、台灣僅見的手造鋼橋。種子橋有25公尺長,長得像水茄苳(穗花棋盤腳)的種子;柳葉橋有30公尺長,長得像柳葉,為其發想概念的橋。

這兩座手造鋼橋為「漂流之林」園區的核心作品,其結構採預力原理,用最少的材料與簡潔的工法,不僅打造出輕盈纖細的線條,並能讓結構強健堅實,搭出長跨度;再由內部不同的串接方式表現出一感性一理性的特質。交錯的空間體驗,讓橋不再只是跨接兩岸,更能供人駐足休憩,讓人們融入武荖坑溪的自然景致之中。◇

 

延伸閱讀
宜蘭綠博閉幕破40萬 童玩節開賣
2013年05月19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