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語學品德 系統化完整教學
「讓學生學會尊重母語,是對台灣這片土地最好的方式。」高雄市五福國中教師王崇憲採用聽、說、讀、寫完整的閩南語教學,教師們並融入品德教育,讓學生以閩南語念詩,著重聲調的抑揚頓挫和語氣,講出閩南語的「口氣」,讓學生可以朗朗上口。
因為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腔調,同一個字也有不同的語音和讀音,所以並不好教。起初本土語的教學方式較傳統,有時只有搭配教師口頭解說及學生聽講,尚未開發出較合適的教材,因此學生的興趣缺缺。
為了扭轉印象,王崇憲重新設計教案,並與其他教師配合生活情境,自編補充教材,並實施「聽、說、讀、寫」系統化本土語完整教學。他認為,要學好母語,就必須融入生活當中運用,才能真正把語言學好。
有些學生聽得懂閩南語,但是平時少開口,不太會說。他先讓學生學會自我介紹,接著分組說相聲、唱歌、講故事、才藝表演等,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敢說閩南語。
當突破開口的這一關後,他便蒐集熟悉的品德諺語融入故事中,讓學生先以國語朗誦一遍,再翻成閩南語或是以念詩方式念出聲調的抑揚頓挫和語氣。由於王崇憲的閩南語課相當活潑,也讓許多學生重新認識母語。
不過,最難的部分是「寫」的部分,王崇憲利用分組集體創作,講解常用的閩南語書寫字,再按部就班引導學生用閩南語思維撰寫短文。
五福國中八年級學生江頌薇是台英混血兒。她在2歲半時就來台灣,國小四年級時第一次接觸閩南語,當時感覺「哇!這語言的腔調好特別!」感覺很有趣。
經過系統學習後,從以前只會說「妳好」、「吃飽沒」,到現在可以跟外婆聊本土劇的劇情,也能與外婆、鄰居一起談天。最大的收穫除了學會另一種語言,最重要的是能藉此了解其文化內涵。
七年級吳映潔在家都講國語,上了閩南語課後,發現沒有那麼難,也可以與家人用閩南語溝通。
王崇憲表示,「能讓孩子開口說母語,是一件很讚的一件事。」希望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多說母語、認同本土文化,就能達到文化傳承的目的。◇
高雄市五福國中教師王崇憲以聽、說、讀、寫完整的閩南語教學,其中教師們也融入品德教育, 讓學生可以朗朗上口,快樂學閩南語。(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