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院長批醫美簡化醫療 醫師淪工人

臺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27日受訪時表態贊同衛福部改革作法。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臺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27日受訪時表態贊同衛福部改革作法。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為遏止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與40醫界團體會談,並達成共識,包括確定「直美」關門條款。臺灣大學醫學院長吳明賢27日表示贊同,他認為醫師的養成,就是6年學制,加上2年臨床訓練,而非考試取得醫師執照,就可以獨立執業。

為遏止醫美亂象,衛福部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醫美醫師須經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GY),執業醫師也得補訓;醫美診所執行高風險手術,須通過評鑑。

消息一出,引發醫界兩派論戰,衛福部醫事司近日與40個醫界團體溝通,會後初步達成兩項共識,包括確立「直美」關門條款,2019年後畢業者都得接受PGY訓練;至於是否納評鑑,下週討論細節。

對此,吳明賢27日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國內醫師的養成制度,6年制加上2年PGY,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醫師才能具備獨立執業的基礎能力,而不是考試取得醫師執照,就可以獨立執業。

吳明賢也說,有些年輕醫師認為,醫美只是打雷射、打針,不必完成完整PGY訓練就能投入市場,賺很多錢,背後其實是把醫療簡化為技術操作,「其實就是去做工人」。他也反問,若只剩下操作層面的工作,那為何要請醫師操作,請護理師也可以來打。

吳明賢表示,醫美發生嚴重併發症的後送個案,臺大醫院每年都會接獲3、4件,有些送來時已是植物人狀態,也有人最終搶救無效,也發生過打肉毒最後失明的案例。

他直言,部分業者將醫療視為生意經營,認為就算賠錢,只要多做幾個就賺回來,導致醫美亂象叢生,醫療若被當成生意,最後一定會很慘,而真正受害的永遠是民眾,因為醫療是保障健康與生命安全,不能商品化,若醫療只剩下獲利考量,最後付出代價的必然是民眾。◇

延伸閱讀
美機場迎15年最忙感恩節
2025年11月26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