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補助廚餘機 竹縣環保局:僅減量非製肥
非洲豬瘟爆發後,全台對廚餘去向格外敏感。國民黨新竹縣議員林禹佑10日於縣議會質詢時指出,屏東、雲林等縣市已訂有家戶購買廚餘機的補助條例,補助金額數千元不等,鼓勵民眾自行處理廚餘。他建議新竹縣府參考跟進,並詢問中央若未來重啟廚餘養豬政策,是否只要縣市政府同意就能放行。
對此,新竹縣環保局長蕭宏杰回應,廚餘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破碎與烘乾將廚餘體積縮小,並不能直接製成堆肥。目前縣府要求民眾瀝乾廚餘後送焚化,而瀝出的廚餘水則會進入下水道系統,與生活汙水一同處理,經消毒後才排放,不會接觸畜牧場豬隻。
他補充,縣府除了持續擴增廚餘廠的處理量能外,也規劃將廚餘水進行厭氧發酵後發電利用,計畫經費約1千萬元,正與相關單位洽談中。
而關於中央若重啟廚餘養豬政策,新竹縣做法為何?蕭宏杰表示,一切仍須依中央政策與法令為準。據了解,環境部確實在研擬配套措施,未來若開放,養豬場須加裝監視器與溫度感測器,且設備需能將即時數據上傳至中央伺服器。
蕭宏杰說,只要業者能在12月7日,也就是農委會禁止廚餘養豬的禁令期滿前,完成設備安裝並通過檢查,未來仍可能被允許以廚餘飼養豬隻,具體仍待中央最後拍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