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琴演說不怕得罪中共?分析:中共已失去箝制歐洲動能

副總統蕭美琴11月7日現身歐洲議會,在其間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發表專題演說。(中央社)
副總統蕭美琴11月7日現身歐洲議會,在其間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發表專題演說。(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受邀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演說,成為首位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的台灣現任副總統。學者分析,此舉不僅象徵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發聲管道更為寬廣,更突顯中共因自身經濟困境與地緣政治立場,對西方國家的箝制力量正在式微。

台灣聲音直通國際

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本次IPAC峰會邀請蕭美琴副總統發表演說,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他指出,這讓全球參與跨國會議的國家能夠直接聽到台灣的聲音,而非間接傳達,象徵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程度和能夠發聲的管道是越來越寬廣。

中共抗議力度減弱

儘管中共駐歐盟使團依照慣例對此發出抗議,但鄭欽模分析,當前的中共已處於「如同過街老鼠」的處境。他認為,主要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地緣政治的失利,因為中共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直接影響了歐洲的地緣政治利益,被視為一個重大危機來源;儘管中共曾希望經營中歐關係以對抗美國,但最終功敗垂成,連中歐投資協議也未能實施。其次是經濟利益的銳減,由於中國的傾銷行為,例如汽車、鋰電池、太陽能板等,對歐洲本土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加上中國經濟內捲嚴重、外資紛紛撤離,使得中國市場已不再是西方國家的巨大誘因,而是危機的來源。

鄭欽模繼續表示,以前歐洲等西方國家希望進去中國市場,所以對中共的野心是敢怒不敢言,但是當前中國的經濟內捲嚴重、外資紛紛撤離,中國內銷市場連外資都賺不到錢,內部更是哀鴻遍野,所以中共已經逐漸失去箝制西方歐洲國家的動能。

半導體優勢深化多元合作

鄭欽模指出,目前歐洲國家也不指望在中國市場能有多大的潛力跟發展,因此對中共的態度就回歸到對自由民主價值的追求。

相較之下,台灣在半導體和晶片領域的優勢,反而會讓歐洲跟台灣的關係逐漸加強。因此,台灣正逐漸受到歐洲國家的歡迎,歐洲國家也敢正面拒絕中共。

認清中共野心 台灣人更需謹慎

對於中共是否會加大對台灣的施壓,鄭欽模坦言「當然會」。他藉此機會提醒台灣民眾,全球跨國議會聯盟都已認清中共的野心、對世界的危害、試圖挑戰現有國際秩序和侵略台灣的企圖,許多國家的議員也正在不惜得罪中共來為台灣發聲。

然而,鄭欽模憂心,台灣內部卻仍有不少人基於利益試圖與中共勾串。他呼籲國人需要更加了解中共在國際上如同流氓般的存在,其經濟不再是各國能夠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好對象。他警示,若還認為台灣的經濟要跟中國綁在一起才有希望,那「基本上是把自己鎖進地獄的」,台灣人應謹慎看待。◇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為何「爛梗」充斥中國校園?
2025年11月07日 | 4天前
緬軍炸KK園區 中共尷尬噤聲
2025年10月31日 | 11天前
中共推十措施 欲解學生心病
2025年10月28日 | 1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