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漫遊要點實施 NCC:費用不會轉嫁給用戶
為強化災時通訊韌性,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制定《啟動行動通訊災害漫遊要點》,若因颱風、地震等天災或緊急情況,導致電信業者基地台癱瘓無法提供服務,用戶可自其他業者網路繼續通話與行動上網。代理主委陳崇樹27日表示,相關要點已完成並即日起實施;另災害漫遊期間衍生的費用將由電信業者協調,費用不會轉嫁到民眾身上。
今年7月颱風丹娜絲重創嘉南地區通訊,部分地區訊號難以恢復至災前水準,因此NCC協調三大電信於台南七股、嘉義布袋等地啟動災害漫遊先導機制;為因應災害防救需要,NCC擬定《啟動行動通訊災害漫遊要點》,明定啟動標準、範圍與限制等。
根據NCC規劃,因災害造成行動通訊網路服務中斷,單一行政區內、任一行動通信電信事業基地台受損達10%,且數量大於5台,並於3天內無法修復達90%,或其他影響災區民眾行動通訊服務的重大情形,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指定後通知啟動災後漫遊程序。災害漫遊期間衍生的費用,則由電信業者協調,用戶無須支付。
參考國際經驗制定漫遊要點
陳崇樹27日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報告時指出,該要點除參考美國、日本國際做法,同時依據8、9月在台南七股、嘉義布袋以及台東海端兩地試辦等實務經驗,期間與電信業者多次開會,且邀集消防署、內政部等多單位討論,完成《啟動行動通訊災害漫遊要點》,即日起上路實施。
陳崇樹表示,災害漫遊啟動時機等細節依《災防法》與《電信管理法》第22條相關規定辦理,後續也將持續滾動檢討。
媒體關注漫遊費用是否會轉嫁到災民身上,陳崇樹表示,因為民眾手機資費多為定額,只要使用量沒有超過,付的錢都一樣,對電信業者而言,相互漫遊產生的額外費用,由電信業者拆分,用戶不用額外負擔。
有線電視普及率跌破5成
另外,有線電視剪線潮成全球趨勢,我國訂戶數已連續6年下滑,從2017年524萬餘戶降至今年第2季約431萬戶,普及率跌破五成,多名立委關切NCC是否有輔導作為,陳崇樹表示,將善用有線基金輔導轉型,並鼓勵業者與OTT(網路串流影音服務)平台合作,增加競爭力。
根據NCC統計,國內有線電視訂戶數從2017年524萬餘戶降至2023年451萬餘戶,普及率從60.68%跌至48.88%,連帶系統業者每年提撥營業額1%至有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也從2017年約3億6,174萬元,下降至2023年約2億9,498萬元,約減6,675萬元。
國民黨立委廖先翔指出,有線電視剪線潮大勢不可逆,除應協助業者轉型,也應檢討訂戶流失原因;民進黨立委徐富癸憂心,有線基金財源銳減,恐影響弱勢收視補助及偏鄉收視普及,立委陳素月則關切NCC要如何因應協助。
NCC提4策鼓勵攜手串流平台
陳崇樹指出,有線電視訂戶數下降是全球趨勢,NCC自2013年起協助業者數位化,國內業者也參照美國做法結合寬頻上網與電視服務,甚至延伸至手機收視,NCC也鼓勵業者規劃實施。
陳崇樹表示,NCC相應策進作為共有4點,首先善用有線基金輔導業者因應數位競爭,例如推動4K機上盒、製作地方節目及智慧社區服務等。
其次,推動分組付費賦予用戶選擇權,現已有13個縣市、七成五業者推動多元付費方案;第三,藉由評鑑、換照機制促使業者正常營運、提升節目製播能力與服務。
第四,配合科技創新與收視習慣改變,鼓勵業者發展遠距與互動服務、並與合法OTT業者合作,發揮在地獨有特性,增加黏著度與拓展新收視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