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踢爆中國肉品快遞來台 恐成防疫破口
台灣爆發首例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立委23日揭露中國社群平台充斥以「食品專線」為名的地下快遞服務,宣稱可將肉製品直送台灣,等同於「變相走私」恐成防疫破口。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下週將提報應變會議討論,以精進防疫機制。
此外,面對廚餘養豬的風險,陳駿季也同意將訂定落日條款,輔導產業朝向廚餘製成飼料的方向轉型。
農業部允諾跨部會調查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反應,這是台灣七年來首次面臨非洲豬瘟疫情風險,政府各部會嚴陣以待。面對非洲豬瘟的爆發,農業部統計對國內養豬業將造成近2,000億元的巨大衝擊。
陳駿季23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非洲豬瘟防檢疫專案報告。立委邱志偉在質詢時揭露,中國社群平台充斥大量以「食品專線」、「敏感貨專線」等名稱的地下快遞服務,號稱可以將肉製品送達台灣,這已成為一個變相走私及防疫的重大破口。邱志偉質詢,這部分是否跨部會協調處理,經查詢這些肉製品確實都可以透過這些平台買到。
陳駿季回應,下週將召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會議,並承諾一定會將此議題納入討論。他指出,目前的防疫分工中,邊境人員手提行李由關務署負責,郵包則由交通部負責,將更精進相關防疫工作,讓相關機制和檢查點做得更充裕。
這次疫情也讓過去螺絲粉、魔芋爽等中國走私食品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其中是否含有來自非洲豬瘟疫區的不合法添加物或豬肉製品,難以考究,恐成為國內養豬場的破口。
經濟部長龔明鑫坦言,政府一直在討論走私食品議題,但更大的防疫難題在於小額郵包,台灣一年大約有6千萬件,即使每件郵包都有X光檢查,但面對數量龐大的走私食品、小額郵包,仍須有跨部會機制討論處理此事,經濟部也會將問題向行政院反映。
廚餘養豬制度將退場
為防範疫情擴散,農業部已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全面禁止養豬場使用廚餘養豬。依據原有規定,廚餘用於餵食豬隻必須取得「再利用檢核」資格,並將中心溫度達90°C以上的廚餘持續攪拌一小時以上,以讓動物疫病病原菌不活化,降低傳播風險。
立委邱志偉質詢時建議,在東亞國家當中,日本及台灣之前是唯二的非豬瘟疫區,日本也有使用廚餘養豬,但日本是將廚餘製成「飼料」來養豬,所以沒有廚餘感染病毒的問題,進而省去繁瑣的邊境檢查,建議農業部思考訂定落日條款,讓廚餘養豬制度逐漸退場,並輔導業者轉型,改為廚餘轉換成飼料養豬。
陳駿季表示「同意」,認為現行廚餘養豬的方式確實要轉型。若能將廚餘製作為飼料的話,確實能降低風險。他並承諾,會後立刻成立團隊討論,若日本已經有相關技術,考量透過專利授權的方式直接引進相關技術,也會訂出時間表,讓現行使用廚餘養豬的豬場逐步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