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台青赴中交流多為體驗 統戰影響有限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中共近年頻繁舉辦兩岸新聞媒體交流活動,廣邀台灣年輕人、自媒體工作者與非主流媒體赴中,藉此進行統戰。陸委會委託學界完成的「台灣青年赴陸參與大眾傳播交流活動之研究」顯示,這類交流對青年學生長期職涯選擇與政治認同影響有限,不論是否赴中,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依然最高。

報告指出,台灣青年赴中交流的主要內在動機是「學習新事物」、「拓展人脈」及「探索職涯機會」,外在因素則包括「活動具吸引力」、「費用合理」及「同儕影響」。並重視能否從交流中獲得實際收穫。中方舉辦的大眾傳播交流活動,以「短期研修」、「企業實習」及「競賽與參展」三類型最常見,符合學生對實務操作與實習的需求。

不過,調查顯示,這些活動對青年學生的政治立場與認同傾向影響有限,不論是否參與,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皆為最高比例。而近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疫情爆發、中國青年失業率與政治管控加劇等,也使赴中交流對台青的吸引力明顯下降。

交流期間學生出現自我審查

報告同時揭露,青年透過交流看見中國社會運作,但也觀察到政治審查,包括隨團記者撰寫新聞稿須經中方官員確認。競賽作品需事前審查並刪改敏感內容,也造成學生在交流期間自我審查。

報告建議,台灣政府應持續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提醒學生留意假訊息氾濫、不當短影音危害,以及網路個資外洩等問題。同時應建立赴中交流安全教育網路社群,避免透過來路不明的中介管道。◇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