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秩序重組 中共持續失去美國市場

中國浙江省義烏市的物流中心,一名卡車司機準備卸下出口貨物。(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國浙江省義烏市的物流中心,一名卡車司機準備卸下出口貨物。(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記者程雯、易如/綜合報導】

墨西哥媒體報導,墨西哥奪得中國失去的美國進口市場份額的近1/4並指出,「中國的損失就是墨西哥的收穫。」

報導說,美國關稅政策已使國際貿易秩序重新改組,並讓美中脫鉤朝不可逆轉的方向發展。

墨國獲24%陸失去的美市場

《墨西哥新聞日報》披露,墨西哥財政部統計,2018年到2024年,墨西哥奪得中國失去美國進口市場份額24%。中國對美出口額下降18.5%,從2018年5,385億美元降到2024年的4,389.5億美元。中國在美國進口市場份額下降7.8個百分點,落到13.4%。

同時,墨西哥在美國進口市場份額增加兩個百分點,達15.5%。墨西哥也在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對美國的最大出口國,並「自此保持令人羨慕的地位」。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表示:「關稅真的有用」,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政策。

川普首任在2018年對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拜登政府延續該政策,川普今年又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隨美中關稅戰升級,川普對中國關稅一度加徵到145%,然後雙方「休戰」重新談判,關稅數字回落。目前美國對中國總關稅是55%。

葉耀元說,「過去25%關稅,工廠都慢慢從中國轉移出去。現階段關稅50%起跳,甚至還有次級關稅加成,中國產品現在要直接輸出到美國可能性已沒有這麼高,這就是為何大多數產品都被墨西哥替代。」

不過,葉耀元提醒,有些墨西哥產品可能背後是中資,也有中國產品「去墨西哥轉手再貼牌進到美國去」,所以美國也一直在施壓墨西哥改變這種情況。

在美國壓力下,墨西哥政府9月10日宣布將對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汽車等1,400項產品,徵收高達50%關稅,配合美國防堵漏洞。

報導說,墨國財政部認為,川普政府近期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墨西哥現在「擁有更大機會在美國進口市場中抓取更大份額」。7月美國對墨西哥進口產品有效關稅稅率為4.7%,是美國貿易夥伴中「最低稅率之一」。此外,墨西哥7月對美出口商品的81%,由於在《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範圍,並沒有被徵收關稅。

美中競爭接近冷戰局勢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對《大紀元》表示,川普1.0關稅政策只針對中共,產生兩個效果,第一是產地轉移,中國製造商把生產基地移到外國去,以規避美國關稅;第二是「洗產地」,也就是把中間商品或快要完成的產品運到第三國,重新貼標籤,而越南和墨西哥是最重要的兩個幫助中國商品洗產地的國家。

他補充說,現在川普2.0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對中國關稅更加升級,「同時中國經濟下行,生產、經商環境也變得更惡劣,有很多原來在中國生產的公司、中企都外移,持續到今天,所以中國對美國出口下降趨勢非常明顯。」

葉耀元表示,中國丟失美國市場「最核心原因」是美國跟中共已經「從合作轉化為競爭,甚至是接近冷戰局勢,競爭模式不只展現在關稅上,也展現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的禁止輸出上。」

據統計,上半年中美貿易總額年減10%;中國對美國出口年減11%;中國從美國進口年減8.7%。6月中國對美出口甚至大幅下滑21.6%,反映出川普關稅的強烈衝擊後果。

美中走向完全脫鉤

樊家忠認為,美中將「全面性脫鉤」,「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全面擴及到所有商品跟服務,只是過程發展需要一段時間。脫鉤過程中,美中貿易量一定下降。中國對美國出口一定下降,當然(中國出口)就轉移到其他的第三地區。」

樊家忠還說:「中國的傾銷情況還是非常嚴重,不只美國受影響,歐盟、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第三地國家都受很大影響,還有第三世界國家包括拉丁美洲,只要是對中國進口沒有設限的國家,不同程度都受影響。」

但是,樊家忠認為,全球其他市場沒有辦法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和傾銷,這將導致「貿易摩擦會不斷上升」,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國際貿易秩序已經在重新改組,跟過去全球化年代已經不一樣,只是新均衡還沒有出現。」

另一方面,樊家忠認為,中國可能會與俄羅斯等國增加貿易量,形成一個循環;而歐美自由國家是一個市場經濟循環,「未來,這兩個循環脫鉤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美國10月起藥品課稅100%
2025年09月26日 | 6天前
經部下修未來十年電力需求
2025年09月26日 | 6天前
法前總統沙柯吉被判5年監禁
2025年09月26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