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不尋求WTO特殊待遇 分析:非實質改變

2001年7月17日,北京街道上宣傳中國加入WTO的廣告。(Goh Chai Hin/AFP/Getty Images)
2001年7月17日,北京街道上宣傳中國加入WTO的廣告。(Goh Chai Hin/AFP/Getty Images)

【記者程木蘭、斐珍/綜合報導】

中共本週宣布,未來世貿組織(WTO)談判中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待遇,但仍堅持「開發中國家」地位。專家普遍認為,這只是象徵性姿態,非實質改變,對國際貿易秩序與中美角力影響有限。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9月23日宣布,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中,將不再尋求新的「特殊與差別待遇」(SDT),距中國2001年加入WTO歷時24年,引發國際關注。

北京強調,這是「自願」決定。中共常駐WTO代表團臨時代辦李毅宏聲明,「不改變中國作為開發中國家地位。」

世貿組織並未正式區分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WTO祕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指出,一些國家自我認定「開發中國家」,得以享受延長執行協議時間或技術援助等優惠。雖未明言,但中國正是主要爭議之一。

WTO已失效 中共是破壞者

台大經濟系教授樊家忠表示,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透過「開發中國家」身分獲取多重優惠。但二十多年後,WTO功能已嚴重弱化,「對小國如台灣仍有約束力,但對大國如中國,幾乎無法制衡」。他直言,中共多年來透過政府補貼大量產品傾銷海外,產能過剩卻未解決,已成「破壞WTO秩序的元凶」。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樊家忠提供)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等機構指控,中共未遵守WTO規範,一貫採取以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包括產業政策、補貼外銷、強迫外企技術轉移以及市場准入限制等。批評者認為,中共的行為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侵蝕WTO根基,而且中共非市場經濟模式與貿易做法,嚴重損害其他WTO成員國的勞工與產業。

據報導,台灣比中國晚一年加入WTO,2018年宣布放棄「開發中國家」優惠,以「已開發國家」身分參與並承擔義務;韓國也於2019年作出類似決定。美國總統川普曾直言,若中國及其他主要經濟體不放棄此類特權,WTO便無法推動有意義改革。

樊家忠補充,美國在川普2.0政府上台後轉向雙邊談判,進一步削弱WTO。但此前,美國仍遵守規範,如「晶片法案」只補貼國內市場生產,不涉及外銷,「中共放棄WTO特殊待遇在今天影響不大。」因主要國家間談判早已不再依循WTO框架,「若在二十年前放棄,影響才會重大。」

分析:北京表態三大用意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中共放棄實質意義有限,「首先,美國、歐盟與日本已相繼終止或縮減對中國援助。即使中國不放棄待遇,先進國家也不再給予優惠,所以這只具象徵意義,沒有實質改變。」

第二,中共是為維持「全球南方」地位。「中共想保有『全球南方』地位,延續毛澤東時代以來的77集團結盟(G77),不放棄『開發中國家』頭銜,就是要與『第三世界』維持關係。」

第三是為緩和美中關係。許多人認為是為10月可能的「川習會」營造和諧氛圍。王國臣補充道:「美國主動承認中國已是『已開發國家』,但WTO並未同意。中共此舉一方面緩和衝突,另一方面也在突顯美國的單邊主義。」

他批評,北京雖塑造「多邊貿易擁護者」形象,但「既未真正開放市場,也未放棄政府主導的經濟體制,這些都違反WTO公平原則」。

中共「套利」國際援助資源

王國臣指出,即便歐美不承認其「開發中國家」地位,中國仍可向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索取援助,「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有資金推動『一帶一路』,卻還在爭取有限補助,對真正開發中國家情何以堪?」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專任助研究員王國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專任助研究員王國臣。(記者宋碧龍/攝影)

他表示,中國將國際援助用於國內貧困地區後,將剩餘資金貸款給「一帶一路」國家,收取比IMF和世界銀行更高利息。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高樹超在社交媒體X上指出,北京的承諾僅限於「未來談判中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待遇」,並不意味放棄既有優惠,「這也不意味中方將放棄現有特殊與差別待遇,包括其加入WTO時獲得的權利。」他也認為,北京此番宣布一方面為促進中美談判,另一方面是搶先一步,防止美國在國際場合加大壓力。

脫鉤趨勢與新冷戰預警

樊家忠補充,中共對內誇大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以維持政權合法性,實際經濟可能僅官方數字的五至六成;對外卻堅稱自己是開發中國家以獲得優惠,這是典型兩面手法。

他認為,國際貿易秩序正走向「集團化」,逐漸形成兩大陣營:一方由中共和部分「流氓國家」及友好國組成;另一方則由美國與自由貿易國家主導。近期上海合作峰會與9月3日大閱兵,均顯示中共積極尋求結盟。

樊家忠警告:「全球貿易秩序正加速『脫鉤』,目前集中於高科技領域,但未來將擴展至所有商品與服務業,形成全面經濟冷戰。」他認為,目前美中談判看似和緩,但不會有實質成果,「中共一貫採拖延戰術,承諾不會兌現,即使簽協議也不一定履行」。他推斷,美中關係3個月或半年之後必將180度轉變,協議不可能達成,冷戰格局將重新出現。

樊家忠引用美國投資大亨巴菲特名言提醒:「你不可能和一個壞人談成一把好生意。」◇

延伸閱讀
美國10月起藥品課稅100%
2025年09月26日 | 3天前
經部下修未來十年電力需求
2025年09月26日 | 3天前
法前總統沙柯吉被判5年監禁
2025年09月26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