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朔:美國社會問題源於左派政策
網路節目「美中台戰情室」主講人趙君朔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柯克是川普陣營與MEGA保守派的重要意見領袖,也是保守派最具影響力的「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之一,常以大膽風格走入校園與青年辯論,近期甚至受邀赴東京演講。外界普遍認為,這起針對其頸部的殘忍攻擊,被視為「政治謀殺」。
他表示,諷刺的是,左派長期主張管制槍械,但在辯論無法取勝時,卻選擇以暴力方式消滅異己,這與他們長年鼓吹的「槍械管制」立場自相矛盾,也反映了左派在面對川普改革力量時的恐懼與非理性的反撲。
趙君朔說,美國近年社會動盪與政治分歧不斷加劇,與美國的左派有關,多座由民主黨主政的城市,治安狀況屢受質疑。許多涉及暴力案件的嫌犯,往往因「零保釋金」政策被迅速釋放,導致社會問題反覆發生。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名23歲烏克蘭女子在地鐵被人殺害為例,嫌犯過去多次被捕入獄,但因為有精神病紀錄屢遭釋放,結果卻造成社會反覆受害。美國總統川普週三(10日)表示,應該對嫌疑人進行快速審判,並處以死刑。
他說,川普認為,這些已經不僅是治安議題,更是國家安全危機。川普曾派遣國民兵進駐華盛頓,如今也將矛頭指向犯罪率高企的芝加哥,甚至不排除動用軍隊維持秩序。雖然美國傳統上避免軍隊介入內政,但川普強調「這是迫切的美國危機」,突顯他強硬的治理思維。
此外,趙君朔也點出美國主流媒體長期偏左的問題。趙君朔表示,從美國總統川普的「通俄門」、前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的筆電事件,再到武漢病毒起源等,右派聲音屢被抹黑為「陰謀論」,但最終卻被證實更接近事實。這顯示左派媒體與建制派機構長期存在偏見與敵意。
對於左派推動的「多元、公平、共融」(DEI)理念,趙君朔表示,這些政策源自1970年代左派激進分子轉向「機構長征」(意指不應只停留在街頭抗議或武裝革命,而應該有組織、有系統地滲透和進入社會的各個機構),逐步滲透美國大學、媒體與政府機構,形成封閉的意識形態圈子。
左派激進理念與中共存在交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左派理念與中共在某些層面似乎存在交集。趙君朔說,隨著美國貧富差距擴大,中西部地區逐漸沒落,許多年輕人對共產主義態度相對寬容。中共也敏銳察覺此一現象,透過資金、社交媒體平台與「文化敘事」滲透美國。
他舉例,日前非法移民在美國抗爭時,被查出參與者抗議的群眾背後,是由與中共交好的左派富豪提供支持,甚至在中國還有設立公司,替中共發聲。這也解釋了為何川普1.0時期將「中共滲透」列為重要議題。未來一旦中美談判破裂,川普可能再度全力對抗,揭露更多左派與中共背後的關聯。
趙君朔表示,柯克的遇刺,不僅是美國的治安危機,更突顯美國當前的深層矛盾,左派政策是否正在侵蝕社會根基?媒體與學界的壟斷是否扭曲了最根本的價值?他認為,川普必須要持續強力改革與推動「清除沼澤」運動,才能讓美國回歸秩序與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