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難拒菸 國健署教8招遠離菸害

新學期開始,這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好時機,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吸菸影響。據國健署調查,近兩成不吸菸學生坦言,未來一年內如果好友遞菸可能就會吸,呼籲家長陪著孩子善用拒菸8不技巧,勇敢拒菸。
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是養成吸菸行為的關鍵階段,此時社交圈逐漸擴大,青少年在各種社交場合中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各類菸草與尼古丁產品。據202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若周遭有吸菸的朋友,開始吸菸的機率大幅提高,甚至比沒有吸菸朋友的青少年高出17.5倍。
同儕吸菸行為對不吸菸的青少年影響不容小覷,調查顯示,未曾吸菸的學生中,有17.9%表示,未來一年內好友提供紙菸時,自己可能會吸菸;若將這群乖乖牌學生依據學級細分,21.9%高中職學生會因為朋友遞菸而吸食,高於國中生的13.6%。
國健署菸害防治組長羅素英表示,無論是傳統紙菸、加熱菸,或是電子煙,任何形式的菸品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青少年正處於關鍵發展階段,對尼古丁的成癮性特別敏感,容易影響腦部發展、學習能力與記憶功能,並損害心肺健康。
家長在開學期間應更加留意、協助青少年遠離菸害,別讓吸菸行為在青春期悄悄養成,朋友是青少年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若身邊好友有吸菸行為,可能會削弱青少年對菸品危害的認知與警覺心,國健署提供「拒菸8不」技巧,希望家長陪伴孩子,一同勇敢向菸說不。
「拒菸8不」的第一個「不」是不接受,堅定拒絕可有效化解對方的要求;第二個是不隱瞞,有就是告知理由,建議用簡單的理由拒絕對方的要求;第三個是不尷尬,可以自我解嘲,幽默自己;第四個是不逗留,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藉機遠離現場,也是好方法。
以友誼勸服的不縱容是第五個「不」,國健署建議,以友情為出發點,規勸對方;第六個是不硬碰,轉移話題,邀請對方一同做別的事,化解情境;第七個不被說服,用道理、證據說服對方;第八個是不被激將,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盲從朋友意見,才是真正的大人模樣。◇
【※吸菸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