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物.風靡全球 淵源知多少?
美國文化風靡世界,其中也包括美國的飲食。這並非說美式食物比中餐更美味,比法餐更考究,而是因為它最大眾化。
不少全球最受歡迎的菜餚和食品品牌源自美國。MSN網站回顧了美國的標誌性食物,探尋它們的起源與成長。排名基於每種食物的流行度以及專家意見。
1. 可口可樂
1886年,藥劑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出於好奇,將一種香氣撲鼻的焦糖色液體與碳酸水混合,然後分發給雅各布藥房(Jacobs’ Pharmacy)的
顧客品嘗。這種新飲料一炮而紅,藥房甚至開始以每杯5美分的價格出售,而接下來的故事就成了歷史。
在可口可樂數十年的成功之後,公司又開發了更多飲品,包括芬達和雪碧,然而,還是可口可樂緩慢而堅定的征服了世界。
如今,這種碳酸飲料已銷往全球二百多個國家,據估計,「可口可樂」是繼「OK」之後,地球上第二廣為人知的詞語。事實上,全球每秒鐘都會消費近10,450瓶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軟飲料。
2. 大麥克漢堡
雙層肉餅漢堡的創意,由麥當勞特許經營商邁克爾‧詹姆斯‧吉姆‧德利加蒂(Michael James Delligatti)策劃,他擁有一家位於匹茲堡附近的麥當勞門店。這款新漢堡的芝麻麵包是麥當勞其他產品中從未使用過的,而且醬汁也十分特別。在他的堅持下,大麥克最終在1967年登上了麥當勞的菜單。上市第一年,大麥克就備受好評,很快它便在所有麥當勞門店推出。
大麥克的忠實粉絲可以前往位於賓州歐文市(Irwin)的大麥克博物館餐廳「朝聖」,那裡既是博物館,也是一家仍在營運的麥當勞餐廳,展出多年來的大麥克包裝盒,以及第一臺大麥克烤麵包機。現今,麥當勞僅在美國每年就銷售約5.5 億個大麥克。
3. 樂事
樂事(Lay’s)的產品銷往許多國家,儘管有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澳洲和愛爾蘭,樂事頂著Smith’s的名稱,而在英國,其品牌是Walker’s,埃及人打開的則是一袋Chipsy薯片。
這家全球巨頭的故事始於1932年,當時赫爾曼.萊(Herman Lay)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創辦了一家零食公司。八年後,他收購了一家馬鈴薯製品公司,將其更名為 H.W. Lay Lingo and Company,並開始在他的汽車上銷售產品──彼時他正在美國南部旅行。
1961年,萊的公司與菲多利公司(Frito Company)合併,成為菲多利-萊(Frito-Lay)。1965年,菲多利-萊併入百事可樂公司。
人們最喜愛樂事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豐富的口味,而且不同國家風味各異。在比利時,你可以吃到辣椒粉、番茄醬、漢堡口味。在埃及,你可以嘗到炭烤肉串、番茄、扎塔爾口味。而希臘,則有優格黃瓜醬和牛至口味。
4. 南方炸雞
得益於速食連鎖店肯德基(KFC),美國南方人對炸雞的詮釋傳遍了世界各地,但其歷史卻出奇的複雜。
炸雞的作法,可能是由蘇格蘭殖民者帶到美國的,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它與西非有關,而且它與美國南部的黑人社區有著密切聯繫。美國印刷的第一份炸雞食譜出現在1824年瑪麗.倫道夫(Mary Randolph)的《維吉尼亞家庭主婦》中。然而,一本更早的英國食譜──漢娜.格拉斯(Hannah Glasse)1747年出版的《烹飪藝術簡易指南》,描述了類似的作法,包括醃漬雞肉,裹上麵糊,然後在沸騰的油中煎炸。
無論炸雞作法起源於哪裡,美國南方人將此與自己的調味料相結合,炸雞便融入了南方人的生活方式。
1952年,肯德基推出南方炸雞,很快紅遍全球。1960年代,肯德基在加拿大、英國、墨西哥和牙買加開設了分店。現在,肯德雞甚至成了日本的聖誕大餐。
5. 奧利奧
第一塊奧利奧餅乾由美國國家餅乾公司(現稱納貝斯克Nabisco)於1912年研發,並於1912年3月6日售予紐澤西州霍博肯(Hoboken)的一家雜貨店。正是在這裡,美國乃至全世界對這種黑白餅乾的癡迷開始了。如今,奧利奧是全球最暢銷的餅乾,出口至一百多個國家,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
奧利奧的餅乾與餡料比例非常精確:71%是餅乾,29%是奶油。
它擁有無數奇特而美妙的風味,並在世界各地推出限量版。中國、印尼和日本喜愛綠茶和生日蛋糕等口味。在中國,雙倍口味(如橙子和芒果、覆盆子和藍莓)也很受青睞。而在智利和阿根廷,奧利奧的口味還包括香蕉船和焦糖牛奶醬。
6. 亨氏番茄醬
亨氏(Heinz)是全球最受喜愛和信賴的食品品牌之一,誕生於1869年。當時,亨利.J.亨氏(Henry J Heinz)和L.克拉倫斯.諾布爾(L Clarence Noble)是商業夥伴,他們共同創立了亨氏諾布爾公司(Heinz & Noble),銷售辣根醬。
亨氏番茄醬於1876年首次在美國上市,10年後,它進入了英國。公司發展迅速,產品範圍拓展至湯品、醬料,甚至嬰兒食品。20世紀90年代,亨氏開始在俄羅斯和中國等地銷售產品。
而今,公司已將亨氏豆出口到60個國家。然而,其人氣最高的產品仍然是亨氏番茄醬。這種著名的紅醬在全球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地區有售,公司估計每年全球銷量達6.5億瓶。
7. M&M’s
還記得「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廣告詞嗎?說的就是M&M’s巧克力豆。
酥脆的外殼包裹著美味的巧克力,M&M’s的故事始於1941年。福雷斯特.E.馬爾斯(Forrest E Mars Sr.)從西班牙內戰歸來後,開始與布魯斯.穆里(Bruce Murrie)合作銷售 M&M’s (MM代表兩人姓氏的首字母)純巧克力糖。在西班牙期間,馬爾斯看到士兵們吃聰明豆 (Smarties)──一種英國糖果,外殼堅硬,內裡是巧克力。回美國後,他受到啟發,創造了自己的版本。第一批巧克力豆是在二戰期間為美國士兵製作的。
M&M’s很快人氣飆升,巧克力豆表面開始印上標誌性的「M」字樣。1954年,花生味巧克力豆問世。1960年代,水果軟糖Starburst誕生,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款獨立的產品。1980年代,M&M’s開始走向全球,拓展至歐洲、澳洲和亞太地區。
如今,M&M’s在世界各地廣為人知,甚至還有銷售各種顏色和口味的M&M’s專營店。
8. 巧克力豆餅乾
巧克力豆餅乾是最典型的美國甜食之一。現在,它遍布地球的幾乎每個角落——既有最初柔軟耐嚼的口味,也有更勁道、更酥脆的餅乾版本。
巧克力豆餅乾似乎已經存在很久了,但其實它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被發明出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麻薩諸塞州惠特曼的Toll House餐廳,露絲.格雷夫斯.韋克菲爾德(Ruth Graves Wakefield)在那裡首次製作了這款純正的美式餅乾。雖然有些人聲稱巧克力豆餅乾的發明純屬偶然,但韋克菲爾德本人表示,她是在旅行中花了一番功夫研究出這個配方的。
雖然最初的Toll House在1984年被燒燬,但巧克力豆餅乾的佳話依然流傳。正是由於巧克力豆餅乾的流行,雀巢才開始製作巧克力碎──韋克菲爾德問雀巢能否把巧克力切成小塊賣給她。雀巢現今還在販售Toll House的餅乾。
9. 班尼迪克蛋
班尼迪克蛋(Eggs Benedict)是一道經典的早午餐主食,就連麥當勞的早餐明星產品McMuffin也是以它為原型。經典作法是在烤英式鬆餅上鋪上加拿大培根和水煮蛋,再淋上厚厚的荷蘭醬。但這道佳餚也有很多變種,比如王室蛋(用煙燻鮭魚代替加拿大培根)。
班尼迪克蛋的起源有很多傳說,最廣為流傳的要數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勒繆爾.班尼迪克(Lemuel Benedict)的故事。1894年,宿醉又飢餓的班尼迪克,漫步走進紐約的華爾道夫酒店,點了奶油土司、水煮蛋、脆培根和荷蘭醬。
據說,酒店領班奧斯卡.奇爾基(Oscar Tschirky)對這款組合印象深刻,於是把班尼迪克蛋加進了菜單,用英式鬆餅代替了土司,用加拿大培根替換了脆培根。這道美食自此成為了酒店的招牌菜,從民選總統到電影明星,人人都曾享用過。
10. 熱狗
香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但美國熱狗的誕生稍晚一些。這種經典的法蘭克福香腸和麵包的組合,搭配培根、起士或辣椒,由美國的德裔移民發明。
人們普遍認為,第一條熱狗——當時被稱為「臘腸香腸」——在19世紀60年代紐約的一輛餐車上售出。熱狗真正開始流行,是1916年內森.漢德沃克(Nathan Handwerker)在科尼島(Coney Island)開設熱狗攤的時候。到了20世紀20年代,這個路邊攤演變的公司Nathan’s Famous就跟它的名字一樣聲名大噪了。
熱狗潮不僅席捲美國,也成為世界各地美式餐廳和咖啡館的主食,而新的熱狗攤位還在食品市場不斷湧現。
11. 紐約起司蛋糕
起士蛋糕歷史悠久,全球各地有不同的版本。夏威夷起士蛋糕的頂部會放上鳳梨,而在英國,這種甜點通常用奶油起士製成,而且不經過烘烤。然而,紐約起司蛋糕才是令全世界都愛不釋手的美食。它配方簡約,調味樸實,也很少搭配花哨的配料或醬汁。
紐約起司蛋糕直到20世紀才得以面世,據說是德國猶太移民阿諾德.魯本(Arnold Reuben)在一次晚宴上品嘗了不同版本的起士蛋糕後,想出來的。魯本開始在他的草坪餐廳(Turf Restaurant)供應紐約起司蛋糕,它迅速竄紅。
雖然草坪餐廳已不復存在,但紐約的眾多麵包店均供應這款原汁原味、簡潔明瞭的起士蛋糕。
12. BLT三明治
BLT的歷史尚不完全清楚,儘管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美味的三明治在20世紀之前就已存在。事實上,1903年出版的《好管家日常食譜》中一份包含培根、生菜、番茄、美乃滋和一片火雞肉的食譜,被認為是最早提及類似BLT的三明治的文獻之一。二戰後,隨著超市的興起,各種食材一年四季均可買到,BLT迅速流行起來。
直到20世紀70年代,BLT(培根、生菜、番茄)這個縮寫才開始廣泛使用。今天,很難找到一家熟食店或三明治店,會避開這種經典的組合和它朗朗上口的名字。
長期以來,BLT一直被公認為國民美食。
13. 炸熱狗
在美國,炸熱狗是博覽會和路邊攤的必備小吃。在澳洲,它們經常出現在農業展覽和嘉年華上。而在韓國,它是一種備受歡迎的街頭小吃,通常會淋上各種配料和醬汁,如:起士、芥末、辣椒醬等。
奧勒岡州的Pronto Pup餐廳可能是發源地之一,早在1941年就開始出售裹著麵糊的烤熱狗了。伊利諾州斯普林菲爾德的Cozy Dog Drive-In餐廳也聲稱,自己在同一時期發明了這種小吃。到了1942年,兩兄弟在德克薩斯州博覽會上開始出售炸熱狗,他們的生意延續至今。更複雜的是,最初的炸熱狗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
無論誰發明了它,不可否認的是,它如今已成為美國的標誌性食物。
14. 家樂氏玉米片
自1952年以來,全球數百萬人以一碗Frosted Flakes麥片開啟新的一天。現今,它仍然是美國乃至全球最暢銷的穀物之一,其可愛的吉祥物東尼虎(Tony the Tiger)更是為其贏得了眾多粉絲。
在美國,原版Frosted Flakes有不少美味變體,如棉花糖的、肉桂的。你可能會驚訝的發現,東尼虎最喜歡的早餐,並非到處都被稱為Frosted Flakes。除了美國和加拿大,大多數國家稱其為Frosties。在西班牙語國家,它被叫做Zucaritass。日本呢,則是Corn Frosty。
事實上,即使在美國,Frosted Flakes的名字也是直到1983年才定下的。之前被稱為 Sugar Frosted Flakes,當聯邦政府開始更加關注國民每日糖的攝入量時,「糖」這個詞就被刪除了。
15. 墨西哥玉米片
相信大家都吃過多力多滋(Doritos)玉米片。墨西哥玉米片是由墨西哥餐廳領班伊格納西奧.阿納亞(Ignacio Anaya)在墨西哥發明的,他住在德克薩斯州邊境對面。1943年,他為一些美國軍官的妻子們製作了墨西哥玉米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道菜在德克薩斯州和美國西南部深受喜愛。
最初的玉米片以炸玉米餅、磨碎的起士和醃墨西哥辣椒為特色。當今玉米片的口味層出不窮,可能會用起士醬代替融化的起士,或者加入莎莎醬、肉類、豆類、蔬菜、酪梨醬、酸奶油等配料。
墨西哥玉米片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人們的青睞,美國的「全國玉米片日」是11月6日,而全球則在10月21日慶祝「國際玉米片日」。
16. 水牛城辣雞翅
水牛城指的是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而非動物水牛。水牛城辣雞翅是由特蕾莎.貝利西莫(Teressa Bellissimo)於1964年在Anchor Bar酒吧發明的。故事有三個版本:一是她兒子和朋友們來晚了,要求上點小吃;二是酒吧收到了太多雞翅;三是特蕾莎的丈夫想出了在週五午夜,提供快速肉類小吃的主意(當時,天主教徒在週五不吃肉)。
無論要招待誰,總之,特蕾莎想出了將雞翅烤熟,然後塗上辣醬,再配上芹菜和藍紋起士醬的主意——從此,全世界都愛上了這種香辣美味的小吃。據統計,僅在超級盃星期天,美國人就會吃掉大約14.5億個雞翅。
17. Krispy Kreme甜甜圈
卡樂星(Krispy Kreme)的業務遍及三十多個國家,銷售各種口味的糖霜和夾心甜甜圈(佐以咖啡,讓甜甜圈的美味更加醇厚)。
該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當時弗農.魯道夫(Vernon Rudolph)從新奧爾良一位法國廚師那裡,購買了一份發酵甜甜圈的配方,並在北卡羅來納州溫斯頓塞勒姆租了一棟樓,開始向當地的雜貨店銷售甜甜圈。很快,路人也成為他的顧客。他在牆上開了一個洞,讓那些被油炸甜甜圈的香味吸引而來的人,停下來購買。
Krispy Kreme的第一家純零售店直到1989年才開業,之後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到2015年,Krispy Kreme已擁有1千家門店,其中第一家北美以外的分店於2003年在澳洲投入營運。
如今,Krispy Kreme甜甜圈口味豐富多樣,從巧克力、草莓,到烤棉花糖,應有盡有。最初的糖霜甜甜圈暢銷不衰。
18. 炸薯球
無論你是喜歡把它當作美味零食,還是搭配冷凍食品,炸薯球(Tater tots)都是全球熱衷的經典美式小吃。它在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名字,在歐洲被稱為「烤箱脆餅」,澳洲把它叫做「馬鈴薯珍寶」,但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蓬鬆酥脆的馬鈴薯球/塊,炸至金黃色。
炸薯球是由冷凍食品公司Ore-Ida(現隸屬於卡夫亨氏)的創始人F.尼腓(F. Nephi)和戈爾登.格里格(Golden Grigg)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用來消耗炸薯條過程中剩餘的馬鈴薯。幾十年後,炸薯球已成為Ore-Ida的招牌產品,而其模仿產品在全球範圍內深得人心。
19. 花生果醬三明治
20世紀初,花生醬是曼哈頓雅致茶室裡的高級品。直到20世紀20年代,切片麵包發明後,花生醬三明治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在大蕭條時期,這種簡單卻飽腹的三明治,也越來越受歡迎。二戰後,果醬開始受歡迎。除了花生醬和麵包,果醬也出現在美軍的軍需品清單上,士兵和家屬很快就將果醬和花生醬「混為一談」。
這款標誌性三明治已風靡各大洲,其傳統作法是:兩片白麵包,抹上兩湯匙草莓果醬(現在葡萄果醬也很受歡迎)和兩湯匙花生醬。
花生果醬三明治是1989年至1990年間Ben & Jerry’s冰淇淋的熱門口味,各個地區也都能找到花生醬果凍口味的蛋糕、布朗尼和甜甜圈。全世界都對這種簡單而經典的組合愛不釋手。
20. 華爾道夫沙拉
這道沙拉由紐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的領班奧斯卡.奇爾基(Oscar Tschirky)發明,於19世紀90年代推出,一舉成名。
最初的配方僅包含蘋果、芹菜和美乃滋,隨著時間的推移,切碎的核桃、葡萄、藍紋起士,都成為了這道沙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歐洲,最早提及華爾道夫沙拉的文獻之一,是傳奇廚師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於1903年出版的烹飪書《現代烹飪藝術完全指南》。這本書堪稱烹飪聖經,對歐洲大陸各地的餐廳產生了影響,所有餐廳都開始在其法式菜單中,加入華爾道夫沙拉。
回到華爾道夫酒店,儘管這道菜歷史悠久,但它仍然是菜單上最受喜愛的佳餚之一,每年的供應量超過2萬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