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三江(1):古帝鳳閣 刺史雞窗

黃帝時,鳳凰曾築巢於阿閣殿。圖為清 戴洪畫《齡壽萬年.鳳凰祥雲》。(公共領域)
黃帝時,鳳凰曾築巢於阿閣殿。圖為清 戴洪畫《齡壽萬年.鳳凰祥雲》。(公共領域)

文/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明清蒙學教材《龍文鞭影》全書用四言韻語寫成,四字一句,兩句相對,每句一故事。閱讀本書內容,藉由古人智慧,來認識傳統文化,是陶冶品性、型塑人格與增廣知識的教材。

【原文】

古帝鳳閣,刺史雞窗。

ㄍㄨˇ ㄉㄧˋ ㄈㄥˋㄍㄜˊ,ㄘˋ ㄕˇ ㄐㄧ ㄔㄨㄤ。

【註釋】

(1)古帝: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或稱軒轅氏、有熊氏、帝軒氏或帝鴻氏。傳說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2)鳳:鳳凰。中國人視鳳凰為祥瑞之物。
(3)閣:阿閣殿。
(4)刺史:指兗州刺史宋宗,晉朝沛人。

【語譯】

黃帝時,鳳凰曾築巢於阿閣殿。晉朝兗州刺史宋宗,得到一隻長鳴雞,十分愛惜的將牠養在窗前。

【人物故事】

黃帝

黃帝是天下的共主,居五帝之首,為中央天帝,是「神」、「人」的最高統治者。當時曾有鳳凰在阿閣殿築巢,於是黃帝去請教天老,鳳凰出現的意義。天老詳細的敘述鳳凰出現的象徵含義,並且說:「鳳凰出現在東方的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牠的出現表示天下安定。」於是黃帝齋戒沐浴,在阿閣殿中祭祀,鳳凰遮空蔽日群集而至,聚集在梧桐樹上,食用竹子的果實,一直到黃帝返回天庭後才離開。

相傳,黃帝是少典氏的兒子,相貌非常奇特,有四張臉,可以同時照顧著四面八方。曾和南方神農炎帝的子孫蚩尤在涿鹿展開一場大戰。雙方對戰,蚩尤張開大口,噴吐煙霧,興起漫天大霧,連續三天三夜,黃帝的部隊被圍困在濃霧中,迷失了方向,情況十分危急。黃帝就命令風后造指南車,不管車子轉向哪個方向,車上的小人永遠指著南方。在指南車的引領下,黃帝的大軍才能衝出重圍。

為了提振士氣打敗蚩尤,黃帝還製作了一面特別的戰鼓。東海流波山上有一隻名叫做「夔」(ㄎㄨㄟˊ)的怪獸,能夠在海中自由進出,每當牠進進出出時,都會伴隨著狂風暴雨,麟甲閃爍,發出像日月一般的光芒,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黃帝派人捕捉後,用牠的皮晾乾做成一面鼓。鼓槌則是用夔獸身體裡最大的一根骨頭做成的。當戰鼓擂起時,聲響震天,即使在五百里外也能聽得一清二楚。最後,黃帝取得了勝利。

黃帝戰勝蚩尤之後,據說蠶神從天而降,獻上蠶絲,黃帝命人織成絹布,裁成衣服,又輕又軟。黃帝的妻子嫘祖發現蠶也可以吐出相同的絲,就開始養蠶並把方法教給人間的百姓。黃帝曾命人創製了車、船,發明踢球的遊戲。也命令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律樂;雷公、歧伯整理醫藥寫成醫書。黃帝曾開採首山的銅,在荊山腳下鑄鼎,鼎的四周雕刻著四方鬼神和珍禽異獸。寶鼎鑄成,在祭天慶功的儀式進行到一半時,從天上垂下一條神龍,迎接黃帝和當初跟隨黃帝一起下凡的天神返回天庭。

宋宗

晉朝的宋宗在擔任兗州刺史時,得到一隻長鳴雞,宋宗非常的喜歡就把牠養在窗前。後來這隻雞忽然說出人語,和宋宗談論玄道,十分神奇。宋宗因而對玄學的理解大有進展。當時的人稱這隻長鳴雞為「窗雞」。

——轉自「正見網」◇

延伸閱讀
竹南/宮廟出繪本 傳揚傳統文化
2025年08月29日 | 1個月前
【浮生行吟】說說兩個「字」
2025年07月11日 | 3個月前
神韻2026台灣巡演跨年起跑 9月1日開賣
2025年08月31日 | 1個月前
台中精英觀神韻:彷彿神佛在身旁
2025年04月06日 | 6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