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好品德研習 營造數位科技乾淨校園

「數位科技乾淨校園·好品德研習會」於仁德國小舉辦。(記者賴友容/攝影)
「數位科技乾淨校園·好品德研習會」於仁德國小舉辦。(記者賴友容/攝影)

【記者 賴友容/台南報導】

「數位科技乾淨校園·好品德研習會」8月5日於台南市仁德國小舉辦,集結教育部師鐸獎得主、資深教師與數位素養推廣專家,透過故事、互動體驗與案例分享,帶領與會的教師與家長一起探討:如何從手機開始守護孩子的專注力與判斷力、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培養孩子好品德及如何營造乾淨、健康的校園數位環境。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第22分區主席林淑珍、第23分區主席施延禧表示,科技應該成為教育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因此發起「數位科技乾淨校園好品德」扎根計畫,共同推廣數位素養與品格教育,協助孩子在科技時代中保持專注、培養善良品格,並遠離不良數位內容的危害。

前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長鄭邦鎮指出,手機成癮的問題亟待解決,它是一種併發症同時糾葛著,甚至所有的人性包括光明面或黑暗面都被操控或被利用,但是科技仍可善加利用。

臺南市教育局前局長鄭邦鎮。臺南市教育局前局長鄭邦鎮。(記者賴友容/攝影)

鄭邦鎮認為,「乾淨世界」社群平台就是一個網路影音圖文的篩網,留下有益的、光明面的內容,濾掉不必要的雜質,也就是說經過沉澱以後而得到寧靜,經過揀選以後得到成長的元素,避免了網路資訊氾濫的危害。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總監黄裕洲談到,「乾淨世界」可以讓學童遠離色情、毒品及網路霸凌等等,還有推動「乾淨校園」可避免學童的心靈受到創傷,而創傷所造成的陰影恐會對社會造成不好的行為,尤其需要從小學就開始將學童隔離於暴力網路外,在乾淨校園保護下盡善盡美的成長。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總監黄裕洲。國際獅子會300E-1區總監黄裕洲。(記者賴友容/攝影)

台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表示,乾淨校園計畫是透過老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內容,將好品德相關的資訊提供學童正確的價值觀念,活動包括教案的甄選、社群的發展及教師研習,同時也要透過家長共同合作,一起重視起來。

楊智雄指出,網路世界有非常多公開資訊以供學習,但也充滿假訊息、負面訊息,甚至是色情、暴力等負面資訊,他相信,藉由乾淨校園,學童在面對多元資訊時,能逐漸擁有自主及判斷的能力。

臺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臺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楊智雄。(記者賴友容/攝影)

臺南市議員蔡筱薇感慨網路資訊真真假假,她呼籲,教育局要求學校多利用午餐時段、導師時間等空閒時間,播放「乾淨世界」品德教育的影片,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童,也讓學童將正向資訊帶回家傳遞給家人。

臺南市議員蔡筱薇。臺南市議員蔡筱薇。(記者賴友容/攝影)

主辦單位於研習會上進行探討活動,包括大樹教練主講「孩子從手機開始」、高雄市成功國小林穗君老師主講「故事變魔術,壞行為不見了」及教育部師鐸獎得主陳靜容主講「數位科技好品德·化育善良小天使」等。

「乾淨世界」為孩子量身打造「數位避風港」

國際獅子會300E-1區第22分區主席林淑珍談到,據國健署2024年調查,台灣的國小高年級學生每天平均花近6小時在手機上,其中超過70%接觸過暴力、色情、炫富或仇恨等。

她進一步表示,社群平台上的短影音看似只是娛樂,但實際上這些影片正悄悄「重塑」孩子的注意力、情緒反應。據哈佛醫學院研究,「抖音腦」現象正在全球蔓延,短影音透過演算法不斷刺激孩子的多巴胺,讓孩子習慣於追求即時回饋,結果造成專注力持續下降、情緒調節能力變弱及學習耐受度大幅降低,導致老師愈教愈吃力、家長愈講愈無效,其實問題都卡在孩子手機裡的網路世界。

林淑珍強調,現在不是無能為力,而是我們找到了解方。今天所介紹的「乾淨世界」平台,是一個由矽谷工程師開發、為孩子量身打造的「數位避風港」;這裡沒有色情、暴力或炫富的陷阱,沒有演算法操控、也沒有商業廣告干擾,有的是故事、素養、生命教育與溫度。另外,「乾淨世界」平台不只是給孩子看的內容,也是老師好教、家長好陪伴、學校能共備的教學資源。它能成為我們的數位同盟、價值共育的好幫手。

延伸閱讀
網紅加盟乾淨世界 粉絲合計逾5億
2024年12月15日 | 8個月前
教師:乾淨世界助學生戒抖音
2023年12月25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