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夜尿怎麼辦? 中醫改善之道

夜間頻繁醒來如廁,與內分泌調節、臟腑機能失調,以及多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而且還會影響睡眠品質;研究顯示,每晚夜尿兩次以上的人,明顯增加死亡風險。在此結合臨床經驗,分享實用的中醫食療和穴位保健之道,有助於改善夜尿問題。
|夜尿是身體發出警訊|
許多疾病都會誘發夜尿,包括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膀胱過動症、泌尿道感染、慢性心臟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腎臟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此外,身體自然老化、現代生活常見的精神壓力、焦慮,以及女性更年期荷爾蒙變化,也是造成夜尿原因。
中醫認為,「久病積腎」,長期生病損傷腎氣(氣是指能量)。腎氣不足,固攝無權,就會導致夜尿增多,因此夜尿是腎氣虛衰,或相關臟腑功能失調的表現。
腎氣的盛衰與人體的生長、衰老、生殖和水液代謝相關。人出生時的腎氣強,中年後腎氣逐漸衰退,老年時腎氣易虛虧。健康成人通常不會發生夜尿,或偶爾一次,突然夜間頻尿,就要多關注及時進行體檢。從中醫角度看,氣或能量可能已失衡。雖然這些情況未達西醫疾病標準,通過中醫針灸、食療,以及調整生活、練氣功等方法可進行調理。
■ 少年夜尿多為實證
年輕人夜尿可能偏向「實證」,如肝氣鬱結(情緒壓力導致氣機不暢,影響膀胱氣化功能),或溼熱下注(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導致溼熱侵擾膀胱)。針對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焦慮、熬夜等不健康習慣導致的「溼熱鬱結、下注膀胱」或「肝氣鬱結」型夜尿,需要疏肝理氣、清熱化溼、安神定志,建議經常按壓下列穴位。
中極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4寸。
關元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
水道穴:位於臍下3寸,關元穴旁開2寸。
太衝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
• 藥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疏肝解鬱,牡蠣安神、固澀;此方有助緩解焦慮,改善情志因素導致的尿頻。
■ 老人夜尿多為虛證
人老化主要是腎氣不足,包括腎陰虛(物質基礎虧少,表現為口乾、潮熱),或腎陽虛(功能不足,表現為畏寒、腰膝痠軟)。針對老年人常見的「腎氣虧虛」型夜尿,則需補腎益氣、固澀縮尿,建議經常按壓下列穴位。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
腎俞穴:位於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膀胱俞穴:位於骶部,第二骶後孔旁開1.5寸處。
秩邊穴:位於臀部,平第四骶後孔,骶正中線旁開3寸。
中極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4寸。
關元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
• 藥方:「桑螵蛸散」和「縮泉丸」,桑螵蛸補腎、固精、縮尿,縮泉丸溫腎、祛寒、縮尿。
|改善夜尿食療方|
【金櫻子膏】
• 材料:金櫻子1公斤、水兩公升、蜂蜜適量。
• 作法:金櫻子加水煎煮,濃縮至500毫升,加入蜂蜜收膏,早晚一次,每次1匙。
• 功效:金櫻子保腎、固精、縮尿,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效用,有益泌尿系統健康。還可加入芡實,成為水陸二仙膏;芡實能益腎固精、補脾止瀉。
【芡實白果枸杞粥/湯】
• 材料:芡實30克、白果(去殼去心)5~8個、枸杞15克、粳米適量。
• 作法:上述材料煮成粥或煲湯,可酌加少許糖調味。
中醫常用白果治療咳嗽和遺尿,但生食或過量容易中毒,務必煮熟;枸杞富含多醣和抗氧化劑,具抗氧化、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效用。
健康飲水小提醒
1. 適時喝水:人體在夜間仍有代謝,睡前適量飲水能預防脫水、口乾,能保護腎臟,促進排毒,潤滑呼吸道。一般人睡前1~1.5小時飲用一小杯水,尤其在乾燥空調環境。睡前30分鐘內盡量不喝水。夜尿頻繁者,晚上7點後減少飲水。另外,白天要養成定時飲水習慣,以免因工作繁忙而忘記喝水。
2. 避開誘發夜尿食物:中醫認為,晚間過量食用某些寒性食物或利尿食物,會影響膀胱和腎臟功能,加劇夜尿情況。
3. 少碰寒性水果:如西瓜、梨、葡萄柚、哈密瓜等,會降低身體機能代謝,影響脾胃運化和水液代謝。
4. 減少利尿蔬菜:如黃瓜、冬瓜、芹菜、番茄、空心菜等,富含鉀元素,具有利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