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溪的暮色情書 夏日河海之戀

單車與橋影在霞光中交會,彷彿時間靜止。(鄭建南提供)
單車與橋影在霞光中交會,彷彿時間靜止。(鄭建南提供)

【記者廖儷芬/台南報導】

每年夏天的傍晚,台南的鹽水溪總會靜靜演出一場光與影的浪漫。那天攝影家鄭建南站在出海口,舉起相機,捕捉這片河海交界處的微妙情感。霞光柔軟,風聲輕輕,就連空氣中似乎都攪著一絲戀愛的甜味。

傍晚的雲霞在水面上展開,一艘艘小船像回家的旅人,等候潮汐。傍晚的雲霞在水面上展開,一艘艘小船像回家的旅人,等候潮汐。(鄭建南提供)
捕捉夕陽的剎那。捕捉夕陽的剎那。(鄭建南提供)

原始水岸的靜謐

鹽水溪,是台南少見仍保有原始風貌的水域。這裡沒有高樓遮蔽視線,只有遼闊的水平線和被風吹皺的水面。黃昏來臨時,天空染上金橘與粉藍,倒映在溪水上,像是一封寫給大海的詩,一筆一畫都誠懇得讓人屏息。

穿著白紗的新人佇立在潮水邊,用最簡單的姿態,許下最深的情意。穿著白紗的新人佇立在潮水邊,用最簡單的姿態,許下最深的情意。(鄭建南提供)

鹽水溪畔的人們

鄭建南的照片裡,有騎單車穿越橋面的人影,也有牽著手漫步沙灘的戀人;有人獨自蹲在河口,像是在等光線落進他心裡最剛好的位置。這些畫面看似日常,卻因光線的巧合與風景的襯托,像是為這座城市寫下的幾句詩句,剛好剛好。

兩位旅人相對無語,卻共享這片最美的黃昏。兩位旅人相對無語,卻共享這片最美的黃昏。(鄭建南提供)

生活就在風景裡

其中幾幅作品特別動人:幾艘停在泥灘上的小漁船,船身覆著帆布與工具,對比著天邊絢爛的晚霞。沒有刻意佈置,卻像一場剛剛好的巧遇。鄭建南說,他拍下的不只是風景,而是「人怎麼跟這塊土地一起過生活」。

幾艘簡樸竹筏與漁船,佇立河口,見證鹽水溪與海的交界,也是討海人生活的節奏。幾艘簡樸竹筏與漁船,佇立河口,見證鹽水溪與海的交界,也是討海人生活的節奏。(鄭建南提供)

那些被光暈攬住的瞬間

黃昏是一天中最柔軟的時刻。陽光斜斜灑下,溪面閃爍著金色波紋,岸邊草木漸漸沉靜下來。這時候的鹽水溪,就像一位準備寫信的老朋友,默默遞上情緒飽滿的畫面。鄭建南說:「拍夕陽像在等天邊寄來的訊息,每一次都不一樣,每一次都值得等。」

夏末日落,鹽水溪靜靜展開溫暖色調的畫布。夏末日落,鹽水溪靜靜展開溫暖色調的畫布。(鄭建南提供)

一段屬於黃昏的記憶

這份等待,也成了觀者與風景的約定。在鹽水溪的岸邊,每個駐足的旅人,或許都收到了一封寫給靈魂的黃昏情書。不只是一張照片、一幅畫面,而是一段溫柔的記憶。如果哪天你經過台南,別急著轉彎,沿著溪邊走一走,也許就在下一個轉角,收進心裡一幕永不褪色的夏日光景。

攝影師現身沙洲,用鏡頭迎接黃昏的最終光芒。攝影師現身沙洲,用鏡頭迎接黃昏的最終光芒。(鄭建南提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