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貼布過敏! 皮蛇、溼疹易混淆

50歲以上成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保護力可達90_以上。樂生醫院家醫科葉倩妤醫師呼籲盡速就醫。(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
50歲以上成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保護力可達90_以上。樂生醫院家醫科葉倩妤醫師呼籲盡速就醫。(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

文/記者徐乃義

不少人把皮蛇(帶狀疱疹)誤認溼疹,痛如火燒,45歲呂先生自行擦溼疹藥膏,患部不但沒有好轉,還出現灼燒般的刺痛感。醫師呼籲,皮蛇多半出現在身體單側,且為刺痛疼痛熱痛感,若誤會為溼疹,可能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呂先生從事勞力工作,習慣以痠痛貼布舒緩肩頸痠痛,貼布部位的皮膚偶爾起疹子、發癢,近期因肩頸後背起紅疹又熱又痛,以為是天氣炎熱流汗所致,擦了溼疹藥膏沒想到熱痛感不減反增,甚至痛到夜間難以成眠,且紅疹範圍擴大至右背和右邊胸口。

衛福部樂生醫院家醫科醫師葉倩妤表示,呂先生患部紅疹呈現帶狀且起水泡,為典型帶狀疱疹初期表現,立即給予抗病毒藥物,痛感漸漸減輕。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疾病。若小時候感染水痘後,病毒潛伏在脊髓附近的神經節中,隨年齡增長、壓力大、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癌症或其他慢性病),病毒可能再次活躍起來,沿著神經路徑繁殖並引發疼痛與水泡。

皮蛇多半出現在身體單側,且為刺痛疼痛熱痛感。(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皮蛇多半出現在身體單側,且為刺痛疼痛熱痛感。(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

葉倩妤醫師提醒,皮蛇症狀外觀和溼疹相似,如紅疹帶灼熱感,應立即就醫。(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葉倩妤醫師提醒,皮蛇症狀外觀和溼疹相似,如紅疹帶灼熱感,應立即就醫。(衛福部樂生醫院提供)

帶狀疱疹初期症狀常是單側的刺痛、灼熱或神經性疼痛,接著數日內在疼痛區域出現成群水泡紅疹,分布呈帶狀,大多不會跨越身體正中線。常見部位包括胸部、背部、腰部,或臉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

診間常見病人將皮蛇誤會為一般皮膚炎,葉倩妤強調,若能在出疹後72小時內給予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減輕症狀、縮短病程、降低後續神經痛發生風險。若延誤治療,可能面臨數月甚至數年的後遺神經痛。認識帶狀疱疹、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接種疫苗,是避免皮蛇纏身三大關鍵。◇

延伸閱讀
痛如電擊! 為何「皮蛇」上身?
2024年08月27日 | 10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