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23線公車駛進10所大學 師生樂當公車族

台中市政府規劃235條公車路線,其中有23路線開進10所大學校園,通學族占公車總運量三成以上;有大學教職員從開車轉為公車族,稱讚環保又便利,最有感的是月省2千多元交通支出。市府交通局鼓勵,新上路的市民限定乘車碼持手機掃碼就可搭公車。
交通局表示,市區公車是學生重要代步工具,依搭乘公車民眾刷卡統計顯示,市民與非市民比率約為總運量77%及23%。在年齡分布,學生族群(6~24歲)約33%、青壯年族群(25~64歲)約36%、長者族群(65歲以上)約31%。
交通局持續配合中央推動公車進校園政策,調整公車路線及新闢路線,至今有23條公車路線駛入校園,降低學生交通事故率,便利師生通勤使用。
台中弘光科技大學位台灣大道上,不少學生和教職員日日搭公車。校長蘇弘毅說,校門口就有公車站,學校一向鼓勵學生上下學搭公車,該校副校長張聰民及很多教職員,如果行程時間許可,也都盡量搭公車上班。
弘光科大公關組謝鳳秋分享說,因車子被追撞,維修期間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台灣大道有10多條公車路線班次密集,搭公車到校只花30分鐘,還能輕鬆聽音樂、欣賞街景,開車則要留意交通狀況,每月油料費約2,200至3千元,耗時、耗油、耗精神,搭公車扣除10公里免費,一天來回最多10多元車資,月省荷包逾2千元。她說,懊悔過去不知在想什麼,但從交通事故改搭公車還能挺環保,也算因禍得福。
台中市政府推行「雙十公車」,申請市民交通卡人數至今年5月突破187萬創新高。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台中市民綁定專屬的交通卡,可獲搭公車10公里免費,超出10公里最多只需10元車資優惠,目前公車每日發車7千多個班次,總計去年總運量達8,200萬人次,包括外縣市來台中就讀的學生、已取得外僑永久居留證且居留地址在台中的外國朋友,可與市民一樣綁定交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