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光點】照顧同理心

在照顧服務的領域中,技術與專業固然重要,但最不可或缺的,卻是「同理心」。這份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可以讓一項簡單的服務,變得有人情味及有溫度,進而使得被照顧者能夠感受到身體上的協助外,也能夠在心理層面上獲得尊重
與安心。
這讓我想到在一次服務經驗中,我協助一位長者前去診所進行復健,這原本只是一項再平常不過的工作。然而,就在經過一處較為狹窄的走道時,由於我不甚注意,沒有察覺輪椅扶手與牆壁之間的距離過於接近,竟不小心擠壓到長者放在扶把上的手。那一刻,他痛了一下馬上升起手,因此我立刻停下,連忙道歉。這一次不小心讓長者受驚嚇的經驗,讓我意識到,在照顧的過程中,每一項細節都必須注意,而換位思考的「同理心」,更是何其重要。也因此,身為照顧者,我們應當以更敏銳的觀察力與柔和的態度,去提供最合適的照顧服務。
從那次經驗後,每當我推動長輩的輪椅時,我總會謹慎的檢查每一次移動的路線,同時事先觀察走道的寬度、有沒有障礙物等等,並隨時提醒被照顧者注意手腳的擺放位置。更重要的是,我會用實際口說,告知長者即將進行的動作,進而讓長輩有心理準備,以避免讓他們感受到突如其來的身心不適。
不僅要「做對」,更要「用心」
在照顧工作中,「做對」固然重要,但「用心」更是不可或缺。當我們願意放慢腳步,細細觀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每一個語氣,並帶著真誠的關懷去傾聽與回應,就能讓被照顧者感受到他們是被尊重與被重視的,而不只是機械式的去進行照顧工作。這次失敗的照顧經驗,讓我學習到很多。
換言之,同理心不僅僅是體貼與關懷的表現,更是提升照顧品質的關鍵。若我們願意多聽、多問、多換位感受,並從被照顧者的角度進行思考,也就能夠在照顧過程中取得更佳的平衡與默契。總而言之,照顧服務處理的不僅僅只是工作能夠如期完成而已,它更重視的,乃是「舒適的照顧滿足」,因此必須觀照到被照顧者的「感受層面」上。照顧服務若能以「同理心」為核心,那麼這樣的照顧工作,便不只是身體與物質上的協助,而是一種能夠讓人感受到溫暖與安全陪伴的「心理滿足」,也是一種對生命價值的最深刻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