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創業就是專心!把事做到最好

經營團隊進行腦力激盪,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績效、追求更好。(123RF)
經營團隊進行腦力激盪,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績效、追求更好。(123RF)

文/傅安國

因在餐飲服務業工作多年,我常觀察市場上開業中店家「外表狀況」(含品牌名稱),接著就會有一股直覺,也就是那家門店是否可以「繼續」生存於商道的價值判讀,然後拍下該店家,Po在社群平臺,並載上「一定要加油喔」六字「真經」(真心提醒業者在營銷上,要用心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可惜的是那店家應該沒看到?或看到也無法得知我的「弦外之音」吧?而被我標註六字真經的店家十之八九最終都會消失於地球表面,即便曾有臉友看出我的用心,留言回覆如該店家有分店且生意都超好,不會結束營業等,結果依然會如我所言。

一家店瀕臨結束營業的原因,可概略分為主動與被動二大面向,被動面可能是房東漲租幅過大﹑家人親友極力反對或天災的無奈、商圈漸進式變化等;主動面則是創業(經營)者應該在日常營運(年度計畫)中,與團隊們竭盡心力思策、貫徹四大經管脈絡,包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績效、追求更好,卻無法暢通無礙。

「數字會說話,但騙人的往往也是數字。」想必多數經營者已是耳熟能詳。畢竟創業營銷目的是取利,而取利來自開源和節流,兩者都和經營管理的運籌帷幄有絕對關聯。

門店經管的範疇極廣,不單單以店址、促銷、商品、清潔、衛生、店格、服務或培訓、虛實整合(Online merge Offline, OMO)等元素來決定成敗。更需進一步探究,「倘若經營者怠忽其間一塊你認為不重要的點,對手就有可能揭弱而強擊之,消費者就會琵琶別抱,市場甚至可能因而重新洗牌。」的底層邏輯。如有輕忽、無視,時點一至,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出自《韓非子.喻老》),無心之誤成就了「結束營業」的後悔畫作。

《老子》(又名《道德經》)第63章提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能不慎思、慎行乎?

已故美國漫畫之父史丹李(Stan Lee)93歲時說,「人生跟電影不一樣,只要你今天活著,就不會有劇終結束的畫面或音樂。」 在經營過程中,營銷事務的輕重緩急拿捏、人才適才適所的冶煉善用,皆連動開源節流效益極大化的順暢周延與否;假使獲利目標達成率一直飄搖不定,那就是警訊,也是創業者該覺醒開悟的當下。

「很多時候,面對同一案子,別人做會成功,你做就會失敗,這不是因為產品不佳或努力不夠,而是別人在不同的領域已經有專業能力,擁有通路、資源與人脈,而我們卻沒有。這時,就應該慢慢放掉雜亂不彰的事,專心、專心、專心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最好。」《想像五年後的你: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實踐,啟動夢想的21堂課》一書揭述。

任何有問題的現況,或過去應調整改善卻拖延未果者,都必須搶速(及時)落實或追蹤改善日、週、月、季等計畫,才不會因誤失大,自破創業最美的初衷圖騰。 

(作者現職: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奇佳餐飲管理顧問公司資深專案顧問)

讀者交流信箱:[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
輝達GTC大會登場 分析師提觀察重點
2025年03月17日 | 1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