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雞蛋外交助美行嗎?專家:展現台美情誼

美國爆發禽流感疫情致缺蛋荒,台灣雞蛋則面臨產量過剩的問題,此時若台灣雞蛋能比照疫情期間口罩外交模式,推動「雞蛋外交」,進一步深化台美關係,專家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小規模援助可行,能展現台灣跟美國之間「互通有無的情誼」,讓美方感受到台灣的支持,相信也能在台美關稅談判期間,獲得美方的正面回應。
美國近日爆發嚴重禽流感(bird flu),導致蛋類供應短缺並推高價格,土耳其已開始對美國出口約1.5萬噸雞蛋,以緩解市場壓力。
美國爆發禽流感疫情自2022年開始,逐步蔓延至美國家禽產業,至今已造成約1.62億隻雞、火雞等禽類死亡,嚴重衝擊蛋類供應,導致全美多地超市實施限購,餐廳也因蛋價飆升被迫提高價格。
在美國供應受限的情況下,美國企業積極尋求替代進口市場,最終與土耳其達成進口協議。首批蛋類出口已在本月啟動,並將持續至7月。這筆交易預計將為土耳其帶來約2,600萬美元(約新台幣8.2億元)出口收入。
美國爆發禽流感面臨缺蛋荒,台灣雞蛋則有產量過剩的問題,若能比照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口罩外交」模式,推動「雞蛋外交」,是否能深化台美關係,《大紀元時報》進一步探詢多位專家學者的意見。
小規模提供支援可行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博士王智盛表示,若是小規模提供支援可行,目的不是為了解決美國因禽流感造成的雞蛋短缺,而是展現台灣跟美國之間「互通有無的情誼」,讓美方感受到台灣的支持。
不過,王智盛也坦言,這有一定困難度,因為雞蛋的供需,與口罩不同,量體也不一樣。口罩方面,台灣具備技術優勢,能夠快速生產,且成本低廉;但雞蛋的供應受到先天條件影響,如雞隻數量、養殖場規模等。因此,台灣恐怕無法大規模援助美國。
台美正處於關稅談判期間,採取小規模協助的方式,是否能在談判過程中帶來有利的助益?王智盛表示,這確實是善意的展現,像是台灣在關稅談判期間提供適當的協助,不僅能夠促進雙方關係,也可能獲得美方在談判上的正面回應。雞蛋議題雖然規模不大,但仍是一個合適的外交契機,能讓美方感受到台灣的友好態度與合作誠意。
此外,王智盛表示,台灣也正積極編列國防預算,爭取更多合作機會,這些舉措雖然單獨來看金額不大,但累積起來,能向美方傳遞台灣的誠意與正向意願,希望能妥善處理台美之間的貿易問題。
美國玉米大豆換台灣雞蛋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陳盈豪則說,美國禽流感導致缺蛋,而台灣目前的家禽飼料,如玉米、大豆等,主要都從美國進口,若能用雞蛋換取玉米、大豆,相信能夠達成雙方互利。
陳盈豪也說,台灣雞蛋出口到美國,有助於台美關係優化,且不應「善小而不為」,經由長期貿易往來建立互信,相信能讓對方感受到台灣的善意,儘管無法完全解決美國缺蛋的問題,但至少「不無少補」。
陳盈豪舉例,台灣之前缺蛋,採取雞蛋專案進口,分別從巴西、土耳其等國家進口雞蛋,類似此概念,開放台灣進口雞蛋到美國,美國同時也開放其他國家雞蛋進口,相信美國缺蛋問題能順利解決。
農業部:目前來看「不可能」
另對於政府推動台灣雞蛋進口美國方面,農業部畜牧司副司周志勳表示,就目前來看「不可能」,因為台灣是禽流感疫區,同時全台雞蛋生產量,不足以供應美國單一各州,另牽涉檢疫問題,台灣雞蛋若要出口,必須通過美國的檢疫標準,即便台灣準備好,也要等3、4月才有機會。
農業部防檢署長徐榮彬則是補充,疫區只是國際貿易關係當中的關卡之一,除疫區問題外,還牽涉兩國之間的談判,像是地域接近、雙方買賣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