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迷思 7成民眾願自費買原廠藥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一項「重大疾病民眾就醫與用藥認知」調查發現,國內民眾遇到重大疾病時,7成民眾願意自費購買原廠藥,認為自費的原廠藥,比起健保給付的學名藥效果好。

《新新聞》週刊與台灣指標民調公司合作,針對國內1,201位年滿20歲民眾、306位醫護人員進行「重大疾病民眾就醫與用藥認知」調查,發現有70.4%民眾願意自費購賣原廠藥,但卻有44.7%不清楚原廠藥、學名藥2者差別,而62.9%則認為原廠藥的藥效較穩定。另外,若醫師將民眾使用的原廠藥改為學名藥,有43.4%表示不願意。

調查結果令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很驚訝,不少民眾根本搞不懂什麼是「學名藥」和「原廠藥」,當民眾用藥卻像買包包追逐名牌,認為原廠藥就是好、學名藥就等於沒效,這樣的信心差異直接取代對藥效與副作用的重視,令人憂心,藥有沒有效最重要,貴不貴不是重點。她建議,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應做好學名藥上市後的品質監測,並將療效不相等的學名藥、原廠藥下架,建立民眾對學名藥的信心。

立委林世嘉表示,民眾的用藥需求是被生意人養出來的,健保制度讓藥價壓低,不僅讓國外新藥卻步,也造成健保給付藥物的浪費增加,同時浪費了健保資源。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副研究員林邦德表示,所謂的「原廠藥」就是開發出新藥的藥廠稱為原廠,他們開發出來的藥,就叫做「原廠藥」。通常一種新藥研發出來後,原廠擁有製造藥品的專利權,但只要專利權保護時間一過,其他藥廠也可依原廠藥申請專利時所公開的資訊,產製相同主成分的藥品,這種藥品就叫做「學名藥」。◇

延伸閱讀
民眾用藥誤區 7成願自費原廠藥
2012年11月29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