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出完美牛排| 用手掌感知牛肉熟度!

油煎出的褐色脆皮確實讓牛排更加美味,因為高溫能觸發梅納反應,產生無數芳香分子,形成引人垂涎的香氣。(Shutterstock)
油煎出的褐色脆皮確實讓牛排更加美味,因為高溫能觸發梅納反應,產生無數芳香分子,形成引人垂涎的香氣。(Shutterstock)

文/斯圖亞特.法里蒙博士(Dr. Stuart Farrimond,食品科學家) 譯者/張穎綺

許多廚師為了縮短烹調時間,會事先把肉從冰箱取出來退冰。先讓肉退冰到室溫看似可以加快烹調速度。事實上,這麼做能縮短的烹調時間微乎其微,反倒會造成食物安全風險。

首先,民眾必須了解以下兩個常見的錯誤觀念:

肉品退冰到室溫再烹調

一塊中等厚度的牛排,肉的內部溫度可能耗費2小時才上升僅僅5℃,而在這段時間裡,肉的表面已經滋生感染型細菌。雖然以高溫煎肉可殺死肉表的細菌,但它們所產生的毒素可能已滲透到肉裡,並無法完全滅絕。

唯有使用薄底平底鍋來煎肉時,才需要事先將肉拿出來稍微退冰(但不是回到室溫),因為一塊冷凍牛排可能導致鍋內油溫降到褐變反應所需的140℃以下。

高溫油煎「鎖住」肉汁

油煎牛排是相當普及的做法,但是它的好處可能跟我們料想的不一樣。

一般普遍認為以高溫油煎肉類,可快速在表面形成堅硬脆皮來「封鎖住」肉汁。然而科學研究發現,事實恰好相反,一塊經過高溫油煎的牛排,會比未炙煎的牛排更快變得乾硬,因為讓肉表上色的高溫,會讓肉裡面的水分流失得更快。

不過,油煎出的褐色脆皮確實讓牛排更加美味,因為高溫能觸發梅納反應,產生無數芳香分子,形成引人垂涎的香氣。

煎出完美牛排 9大訣竅

把握幾個基本準則和實用訣竅,即可讓你不致枉費上等牛肉。(123RF)把握幾個基本準則和實用訣竅,即可讓你不致枉費上等牛肉。(123RF)

一塊牛排是否美味,取決於個人的口味,但只要把握幾個基本準則和實用訣竅,即可讓你不致枉費上等牛肉。

把平底鍋或烤盤加熱到應有的高溫,接著按下面的訣竅和熟度指南來烹調,即可做出柔嫩多汁、風味飽滿的牛排:

1. 首先,要選擇油花均勻漂亮的厚實肉塊。

2. 要煎、烤出恰到好處的褐色脆皮,可在烹調前40分鐘先撒點鹽,再拭乾備用。

3. 以高溫快速油煎牛排,可使肉表形成可口的褐色脆皮,而內裡的肉軟嫩多汁。

4. 以燻烤方式來烹調牛排,可增添獨特的煙燻風味。這是煎烤達不到的增香效果。

5. 時常翻面,讓牛排兩面均勻受熱。

6. 烹調結束後,靜置一下讓肉汁沉澱,牛排吃起來會更柔嫩多汁。

7. 若牛排厚度超過4公分,油煎後須送進烤箱烤過再上桌。

8. 若想增添其他香味,可在烹調的最後階段加入奶油,待奶油融開後,以湯匙舀奶油汁,均勻澆淋在牛排上。

9. 油煎完牛排以後,可用原鍋來製作醬料,牛肉流出的膠質可增加醬汁稠度。

油煎過的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油煎過的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熟度指南:

適用於厚度4公分(1.5吋)以下的牛排。

要判斷肉的熟度,使用肉類溫度計是最精準的方式,不過,若是紅肉的話,也可從肉色和質地來判定。只要用手指確認觸感,再觀察肉的外觀顏色,即可評斷出牛排的熟度。

 伸出手掌,利用手感,判斷肉的熟度。(123RF) 伸出手掌,利用手感,判斷肉的熟度。(123RF)

伸出手掌,利用手感,判斷肉的熟度:

■ 生肉(bleu)
每面只花1分鐘快速油煎,肉的質地和化學組成和全生肉幾乎一樣。生肉牛排觸感非常柔軟,就像張開手掌,觸壓大拇指下方那塊肉的感覺。肉的內部溫度約為54℃。

生肉。(楓葉社文化提供)生肉。(楓葉社文化提供)

生肉。(楓葉社文化提供)生肉。(楓葉社文化提供)

■ 一分熟(rare)
把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再戳壓拇指下方的肉,一分熟的牛肉觸壓起來就是這種感覺。這種肉滑嫩多汁,而肌纖維已經開始收縮,流失的水分越少,肉色就越粉紅。這是每面加熱2分鐘半的熟度,肉的內部溫度為57℃。

一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一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一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一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 三分熟(medium-rare)
三分熟牛排的質地和一分熟差不多,但是肉色較粉紅,肉質較緊實。把拇指和中指捏在一起,再按壓拇指下方的肉,三分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這是每面加熱3分鐘半的熟度,肉的內部溫度為63℃。

三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三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三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三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 五分熟(medium)
肉的內部溫度為71℃,肌肉裡大部分的蛋白質已經變性並凝聚,肉呈淡褐色。肉質緊實而溼潤,把拇指和無名指捏在一起,觸壓拇指下方的肉,五分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這是每面加熱5分鐘的熟度。

五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五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五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五分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 全熟(well-done)
肉的內部溫度達到74℃,有更多的蛋白質發生鍵結凝聚,細胞裡的水分被擠出,肉變得更硬,肉汁減少,肉色變得更深。把拇指和小指捏在一起,再觸壓拇指下方的肉,全熟的肉就是這種觸感。這是每面加熱6分鐘的熟度。

全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全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全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全熟牛排。(楓葉社文化提供)

——摘編自《烹飪的科學:聚焦7大類食物,用最新科學研究食材原理,圖解160個烹調上的疑難雜症,讓廚藝臻至完美》,(楓葉社文化出版社提供)◇

 (楓葉社文化提供) (楓葉社文化提供)

延伸閱讀
因應關稅戰 產業界喊話建言
2025年04月07日 | 9天前
共商國是 藍白邀卓榮泰專案報告
2025年04月07日 | 9天前
臺鐵票價6月23日調漲 漲幅26.8%
2025年04月07日 | 10天前
2025旅遊市場 業者料理性成長
2025年03月24日 | 2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