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花象徵吉祥美好 傳統工藝的美與堅守
纏花,又稱春仔花或繡線花,是一種起源於台灣閩南地區的民間工藝,主要利用絲線纏繞鐵絲或紙片,製作成精美的花朵與造型。
它結合了剪紙、編織和刺繡的技術,以鐵絲為”筋, 以紙片為”骨”, 以絲線為”膚”用絲線纏繞交錯,透過纏、捻、繞等多種手法,完全以手工完成。傳統上,纏花常用於婚嫁場合,象徵吉祥與美好,但隨著時代演進,纏花工藝逐漸走向藝術創作與日常用途。
纏花的歷史與內涵
纏花的起源可追溯至清領時期,隨著閩南移民來到台灣。婦女們將其視為閒暇時的手工藝,手巧者甚至將成品拿到市集販售,貼補家用。然而,由於纏花工藝純手工製作,耗時耗力,因此在家族中多以「傳女不傳子」的方式延續。
近代,由於大量合金飾品的興起,纏花逐漸被取代。但在中部地區,像彰化鹿港這樣的文化重鎮,仍保有纏花的根基。透過文化保存與工藝推廣,纏花重新成為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也在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結合中展現新生命。
施惠雯與纏花的緣分
「我是在2012年進入鹿港社區大學學手工藝時,驚鴻一瞥發現纏花的。」施惠雯回憶起初次接觸纏花的場景,充滿了驚奇與喜愛。她原本只是抱著興趣想學些手工藝,卻因為鹿港的謝雅秀老師而深入其境。謝老師是家傳纏花的工藝家,從姨婆到母親,家族中代代相傳這項技藝。「謝老師說,既然從母親手中接下這一技藝,就有義務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施惠雯跟隨老師學習至今已有十多年,她感嘆道:「其實中間陸陸續續有中斷過,但還是會一直回來繼續做,因為有幸遇見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會一起分享創作互相討論,也嘗試融入不一樣的材料與技法。」
跨國展示 讓世界看見纏花
2016年,施惠雯參與了鹿港天后宮的盛大廟會,並藉此機會將72盤纏花呈現在祭祀宴桌上。這次展出讓她和同學受邀到澳洲雪梨參加台灣日活動並進而與更多手工藝大師建立連結,其中包括雲林布袋戲偶大師徐建彰老師。
施惠雯說:「能和多位工藝老師一起到澳洲雪梨參加台灣日活動,向澳洲當地學校介紹纏花的製作。他們看見我們的作品,眼神裡充滿驚嘆,讓我深刻感受到台灣傳統工藝,在國外的不可思議。」
融合現代材料與生活應用
隨著時代的變遷,纏花不再局限停留於婚嫁用途,而是走向耳環、書籤等生活化設計。「藝術脫胎自生活,更回歸於日用」,創作與生活密不可分,「我們現在用絲線、珍珠板、瓦楞紙板等不同媒材進行創作,甚至結合AI製圖,把鹿港的古蹟如龍山寺、鹿港八景融入作品中。」施惠雯提到,這些創新不僅延續了纏花工藝,還讓它與現代藝術接軌,開創更多可能性。
纏花創作的靜心與耐性
纏花製作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細緻,施惠雯說:「這是一項需要靜下心來才能完成的手工藝。當你心煩意亂時,根本無法好好創作。」她常在夜深人靜時製作,與同好透過電話討論設計。「我們總說,夜晚是創作的黃金時間。」
她還分享了與絲線建立「默契」的重要性:「拉得平,絲線自然會有光澤;但如果用力不當,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種細緻的操作,不僅鍛鍊了技術,更讓她學會與自己對話。
傳承與未來 讓纏花永不消逝
作為謝雅秀老師的傳習生,施惠雯不僅學習技藝,還領會了老師的精神。「老師常說,家族傳給她的使命,她必須擔負起來,教會我們這一代。」目前,她正籌備師生聯展,希望透過展覽呈現纏花的多樣風貌。
不只是婚嫁 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纏花只停留在婚嫁用途,可能很快就被遺忘。」施惠雯認為,纏花需要與現代生活結合,才能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間。透過耳環、胸花等應用,纏花逐漸融入日常,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美。
對傳統的深情
「纏花的每一次創作,都是對傳統的一種致敬。」施惠雯說,她會繼續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讓它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也讓世界看見這門獨特的手工藝術。
纏花,雖然誕生於百年前的台灣,卻在施惠雯和許多工藝家的努力下,綻放出新的光彩。一根絲線,一雙巧手,承載的不僅是歷史,更是無數手工藝者的靜心與熱愛。